上一篇文章
李光洙+魯芬 能得利變「潮牌」
30年老品牌「活化」 棄fb攻ig YouTube
雀巢糖果品牌「能得利」靠「亞洲王子」李光洙及「高登女神」魯芬之趣怪組合拍廣告,連續兩年在Facebook(fb)瘋狂「洗版」,去年的賀年廣告稱霸YouTube本地排行榜,成功「活化」有3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為「潮牌」。
能得利廣告策略鮮明,包括棄fb取ig(Instagram)宣傳、廣告是「先YouTube後電視」。綫上獲年輕仔女熱捧,綫下業績同樣亮眼,廣告出街後,能得利去年首季生意升50%,品牌忠誠度亦增長6%。
主攻中學生 給品牌新意義
能得利賀年廣告策劃人、雀巢香港咖啡、糖果及烹調食品市務經理林嘉琪接受本報專訪,坦言能得利已經是一個已有3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在父母輩認知度高,「好聽就叫傳統,難聽就叫老套!」
她認為,要「活化」品牌,就要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尤其糖果一向主攻中學生市場,要保住龍頭位置,就要用年輕人的方法,與他們溝通,故向老闆大膽推薦以韓星代言,棄fb、只用ig,廣告亦以YouTube先行。
林與同事做過市場調查,發現能得利認知度最高的,就是其品牌名字,決定賦予品牌新意義:「能夠得到吉利」,在節日推出賀年廣告,起用在年輕人心目中具分量的人物,向他們傳遞品牌的新信息。
適逢能得利計劃推出沒有糖粉的軟糖袋裝,其中一個造型是長頸鹿。林心想,如可找到韓國綜藝節目中,因身高190cm而被稱為長頸鹿的男演員李光洙代言,就可與產品扣連。
後來,她覺得廣告要與「真香港人」溝通,故再加入在高登討論區深受網民歡迎的的魯芬,希望一高一矮、一肥一瘦、「風馬牛不相及」的組合,可令觀眾「一睇即笑」。
去年,能得利將廣告擺上YouTube頻道,冀由年輕人在社交網絡「病毒式傳播」,然後才在電視賣廣告,她認為,年輕人才是目標客戶群,故一定數碼先行,「阿媽無所謂啊,幾時知有呢個廣告都得,但年輕人不能遲過阿媽知,否則成件事就好肉酸」。
去年首季盈利升50%
同年,能得利開設官方ig,林憶述,2014年年中,很多品牌攻fb市場,當時老闆跟她說,能得利要攻年輕人市場,就要去搞fb,但她認為,廣告出街時,已是2015年年頭,「仲同仔講fb?佢地已經轉曬去ig!」,她相信,只要明白消費者做甚麼,投其所好,「件事就一定會好。」
第一個舊曲新詞廣告擺上YouTube後,成為全年點擊率最高的本地原創廣告,能得利2015年第一季盈利增加50%,品牌報告顯示消費者忠誠度上升6%。今年,能得利再「搞搞新意思」,邀請經常在電影扮演「方丈」的劉以達加入,廣告發布一個月後,已累積80萬點擊,好評如潮。
要維繫與年輕人的關係,能得利亦邀請李光洙拍攝文憑試(DSE)打氣廣告,又推出一系列長頸鹿造型文具,如熒光筆、間尺及便條貼,並與補習社合作,邀請補習天王祝大家考試能得利。
去年開始,林每天都細嚼網民對廣告片的所有意見,「最開心是現在一上網,在ig按hashtag(#能得利),就多了很多年輕人發表相關貼文,能得利彷彿變成一句口號,有少少(#多謝shell)的感覺。」
---------------------------------
註:Shell蜆殼公司早前贊助100毛舉行活動,令粉絲自發多謝廣告商,成就hashtag(#多謝shell)
▲ 今年能得利再「搞搞新意思」,除有「亞洲王子」李光洙(中)及「高登女神」魯芬(左)外,更邀請經常在電影扮演「方丈」的劉以達(右)加入廣告。(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雀巢香港咖啡、糖果及烹調食品市務經理林嘉琪認為,要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就要投其所好,故他們棄facebook、用instagram,廣告一定先YouTube,後電視。(陳國峰攝)
撰文 : 洪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