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自資院校加費 科大工管加至103萬
課程國際化添額外開支 窮學生寄望獎學金
新一輪自資專上課程昨起接受報名,各院校更新17/18學年學費。科技大學全球工商管理學士課程,下學年將進一步加價至近103萬元,繼續成為眾自資課程之冠。
首次參加電子預先報名平台的樹仁大學,學士課程整體學費劃一加價13.3%,達27.2萬元。樹仁大學回應指,通脹對學校造成負擔。
另外,應屆文憑試考生開始選科,大學聯招首輪選科結果連續第4年以教育大學的幼兒教育榮譽學士課程最搶手,平均113人爭1學位(見另文--幼教課程搶手 113人爭1學位)。
通脹添壓 樹仁劃一加價13%
全港15間自資專上院校將於17/18學年,提供約500個非聯招高級文憑、副學士及學士學位課程。
按各校於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iPASS)提供的更新課程資料及學費顯示,首次加入電子預先報名平台(E-APP)的樹仁大學,下學年開辦的12個自資學士課程劃一加價13.3%,整體課程學費由24萬元上調至27.2萬元。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指,受學生人數下跌影響,自資課程市場萎縮。部分自資專科課程受成本影響,被迫加價,不排除有學生因而棄選相關課程。吳認為,自資課程開辦課程時必須貼近市場所需,留意考生的興趣及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才能保持其市場競爭力。
至於最貴學費的是科大聯同美國南加州大學與意大利博科尼大學合辦的全球工商管理學士課程,雖然新學費只加2%,但整體學費卻由1,006,596元增至1,026,453元,繼續成為眾自資課程之冠。
交流等料花13萬 迫棄心儀科
除自資大專院校學費令學生負擔龐大,8大資助院校的學生亦隨時因課程國際化而要負擔額外開支,最近出版的中大月刊《大學線》指出,大學國際化不僅海外交流、考察團等安排增多,有些更成為部分環球學科的強制修業條件,不計大學4年逾16萬元的基本學費,某些學科額外開支達10多萬元,對經濟有壓力的學生而言,除非有獎學金,否則只能望門興歎。
《大學線》訪問中大3年級學生阿希(化名),其父親從事地盤工作,母親在工廠任職包裝女工,雙親平均月入2萬多元,為減輕負擔,阿希日常靠每月2,000多元的兼職薪金應付開支。
在文憑試考獲30分的她,原可入讀最心儀的中大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惟課程期間要到美國交流、考察,4年大學需額外花費超過13萬元,阿希惟有打消入讀念頭。
▲ 全港15間自資專上院校更新17/18學年課程資料及學費,其中科技大學全球工商管理學士課程學費加2%至近103萬元,為眾自資課程之冠。 (資料圖片)
撰文 : 杜潔心
章淑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