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中興事件化危為機 推動創新高質發展
中國版
2018/04/24
對於中興長達7年的禁售令將中美博弈推入高科技領域,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指,事件標誌中國創新體制到了階段性調整的時點,應借「以外促內」機遇化危為機,推動創新的高質量發展。
「中興事件一方面敲響警鐘,讓我們正視在核心技術方面中國和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在創新的機制上還存在不少問題。」劉表示,中國的科技研發佔GDP比重超過2.1%,已高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水平,資金投入不可謂不高,但成效卻未成正比。
創新應市場引導 政府勿包攬
他指,在政策紅利下,全國各地建設技術園區,不少是「假創新、真債務」,並未取得實質成果。他認為,在創新領域,政府的功能定位應重新反思,「不能因為對抗改變中國內部的活力,創新不能靠政府大包大攬,而應以市場引導。」
他強調,中國再次到了一個「以外促內」的窗口機遇,未來各領域均應更加標準化,在高水平競爭過程中提升競爭力。
▲ 美國下令制裁中興通訊,將中美博弈推入高科技領域。(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