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房屋醫療待搶救 港棄空談追落後
還有5天,行政長官將公布她上任以來第二份施政報告。不論是土地、房屋、醫療,以至教育、扶貧、經濟發展,都大有需要改善的空間。
面對盛衰分界綫 港難坐以待斃
筆者認為,香港的「盛衰分界綫」已臨,尤其是土地、房屋、醫療、均富幾方面都已超越了臨界點,就算現在積極搶救,已不能避免悲劇和痛苦的出現。
過去近20年,社會沉溺於空談一些美麗、動人的競選口號,卻鮮見催生一些真正能改善市民生活的政策,這大傷香港元氣,令事事議而不決、原地踏步、矛盾處處。政界充斥「為反而反」、雞蛋挑骨頭的盲罵風氣,令以往行政主導的策略發展思維,帶給我們新市鎮、「玫瑰園計劃」等成果的有效施政蕩然無存。
筆者深信,林鄭特首作為基層出身、苦學成才的「眾人女兒」,不可能是個想害廣大市民的壞人。人無全人,難免偶爾有失,但據聞林太一年開足350多日工,勤奮為民之心毋庸置疑。今天的香港樣樣不夠用、處處要排隊,猶如熱鍋上螞蟻的我們應已明白,最令港人受害的做法就是坐以待斃,我們實在已到作重大改變的時候了!這時我們應做的,是對特首疑中留情(give CE benefit of the doubt),繼續信任及支持這位有心有力領導人的政策。
民粹口號只求吸票 勿照單全收
亦因此,我們根本沒空間談甚麼「港獨」、甚麼政治的「國際標準」——這些只能提供容易上口的新聞頭條、把問題嚴重簡單化,解決不了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作用跟特朗普「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及英國相信脫歐可輕易地將其「從歐盟的魔掌走出來」等以製造外敵來團結選民的民粹思想一致。
兩年前,英國以「最國際標準」的民主方式,公投決定「脫歐」。如今,當細節裏的魔鬼浮現,大家才知道口號政治「貨不對辦」﹗當在公投時鮮有提及的「超級加拿大」、「挪威模式」等方案陸續出現,人民才驚覺公投一刻,原來自己連在決定甚麼也不知道﹗所以愈來愈多以前的強烈支持者「縮沙」,如幾天前工黨已敞開接受再次公投的大門,而執政保守黨在昨天周年大會結束時亦未能成功統一黨內支持現有脫歐方案!
未來175日,全球將見證英國或未有整全方案便要打這場「脫歐防衞戰」下,會輸得如何慘烈;美國中期選舉亦會告訴世界到底特朗普是否真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回顧香港,經過21年的內耗、凡事政治化後,正好借鑑英美,今天就將次序倒排,先仔細用心研究及談好政策,再談政治,為香港作一個務實認真、客觀誠實的檢視,看看我們的實際潛質和能力,再探索下一步路向。
內地力挺港 成加速追上動力
對此,筆者對我城充滿自信。香港背靠飛速發展的祖國,在基本策略上,國家的繼續改革開放必定會為香港帶來大量紅利,隨而引發「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沒錯,香港在過去10多年發展嚴重落後於祖國,但「一國兩制」就有如在中、港之間繫了一條橡膠繩索,當兩者移動速度的落差如此巨大,領行者(中國)將為落後者(香港)提供極大的向前推動能量。隨着急速崛起的國家持續支持香港,包括大灣區發展、把香港定位為國際創科中心、以至故宮博物館落戶西九等,對我們經濟增長、社會支援、青年就業、文化發展等各個方面,都必可帶來突飛猛進、令香港快速跟上(catch up)的強大動力!
事實上,這些破革早在兩年前已經開始。加上本屆政府的理財新哲學、並且擔當「推動者」、「促成者」的新角色,定能急速演變成積極、正面的社會改變,惠港利民!以剛成氣候的創科發展為例,團結香港基金主辦、早幾天才落幕的「2018創科博覽」,在沒有賣攬枕、送禮物等「噱頭」下,都吸引了10多萬人次參觀﹗
打10號風球之日,筆者並不在港。雖然當時萬二分掛心我城,但也只能從朋友傳來的片段及追蹤風暴消息網站等得知情況之惡劣。「山竹」去後一星期,筆者與即將回英國上學的女兒行山上太平山,沒想到仍可「原汁原味」領會此風的破壞力:有3段小徑我們要爬過倒下來的樹幹,這是過去二、三十多年風後行山所未見!全港4.6萬棵樹倒塌的震撼可想而知,但當這麼多龐然巨物倒下,加上各樣鋒利的碎片如群魔亂舞,奇迹是沒有任何性命被此野獸風暴奪去!這當然有賴於年復年恒常的山坡保護工程,以及幾年前用數百億元建成的地下暴雨儲水庫,都毫不顯眼、但極其有效地發揮它們的保護作用。
山竹後堅強抗災 見港高效可靠
同時,香港國際機場亦在一天多內將1,000多班被延誤或取消了的航班補回。相比之下,筆者多次親眼目睹只需要小小半吋的積雪,也能狠狠蹂躪倫敦各種交通,亦聽過住在美國東岸大城市的朋友說他們打風的經歷,以及其後復甦所需的極長時間。
一位駕駛中港車的司機告訴筆者,香港公營醫護人員即使是10號風球都一概要上班。筆者問及當連的士也停駛,醫護人員怎可能回到崗位,他便談起他在颶風襲港時送他的護士女兒,從柴灣住所到附近東區醫院上班的情形。道路被倒下的樹封住,當工人用了兩小時把樹移開,也先得讓救護車先走,他們才能回到醫院。風後各區市民自動發起幫忙清理的工作,也實在令人動容。
一場颱風更彰顯出香港人盡心盡責的真正香港核心價值:在惡劣天氣下,各位市民仍抱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為其他依賴他們提供服務的市民緊守崗位,優秀的硬件加上堅強的責任心,是香港在區內的絕對優勢!筆者許多外國朋友最常對香港的印象是:「This city works!」香港確是座高效率、可依靠的城市。
逆風仍能跑 經歷挫折決心更大
馬雲先生近日的演說中談及競爭力時曾說,「好(景)的時候,只是誕生普通企業,順風的時候誰都跑得快。逆風的時候依然能跑,這才是好……企業沒有經過抗擊的,是不值錢的,只有經歷過抗爭的企業才會建立起強大的文化、組織和人才。」
筆者相信香港亦是一樣:經過挫折,決心更大!面對愈行愈快的世界,現在的香港肯定要追——起步遲了不要緊,不過必須盡快起步、提速加勁,我們仍有望後發先至!
劉德華先生近日為一條短片配音,內容一語中的,值得我們三思:「沒有百分百完美的方案,只有一個堅定不移的願景……破局,靠的是行動,不是爭論。」
▲ 筆者認為香港已臨盛衰分界綫,港人現時應做的,是對特首林鄭月娥(右)疑中留情,繼續信任及支持其政策。圖為她早前出席國慶活動。(資料圖片)
撰文 : 林奮強 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