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環保又有個性 二手衫漸受歡迎
本港開始進入換季,人們既要買新衣服,也要想法處置舊衣物,何不考慮可求助於二手店?二手時裝早在日本大行其道,英國近日調查亦發現當地二手衣物市場有起色,主因年輕人更重視環保與個性。
環保意識增 英舊衫銷售增3成
英國慈善機構Traid表示,去年的二手衣服買賣總額比前年大增3成。行政總裁Maria Chenoweth認為此趨勢值得慶祝,因英國人平均每周因多種緣故,將1,100萬件衣服送至堆填區,二手衣服買賣增加反映人們愈趨重視環保。她憶述父母在兒時絕對不會買二手衣服,以免被視為家境貧困,但時至今日,穿着二手衣服已成一種意識形態的表達方式。
現今衣物不但更不耐穿,款式替換速度也更快。英國經濟學者Tony Hines解釋,時裝界陸續轉向鼓勵消費的速食時裝(fast fashion)模式,不像以往分開4個季節推出新款,而是一個星期推出新產品幾次。
這種速食消費文化在本港尤為顯著,調查公司YouGov一項調查發現本港29%人一年內曾丟棄逾10件衣服,更有39%將只穿過一次的衣服丟掉,極其浪費。
這些衣服大多都會直接送至堆填區,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綠色和平更指出平均每生產一件T恤及一條牛仔褲,便需消耗約5,000加侖的淡水。這種消費模式不利於環境,更令港人荷包受壓,綠色和平表示逾4成人承認自己在衣服方面消費超支。
環保意識提高,加上全球經濟不景,令外國年輕人更喜愛逛二手時裝店。美國說唱歌手Macklemore的成名作《Thrift Shop》(二手店),便以「想買衣服,但口袋裏只有20美元(約156港元)」作切入點,並將穿着二手衣服描繪成有型有個性。
本地不少二手店的衣服皆是被穿着次數不多的時裝,但說起二手衣服店,不少港人或先入為主以為衣物破舊、有怪味,甚或想起「死人衣」等講法。
速食時裝文化雖在日本盛行,但當地二手時裝店如RAGTAG、2nd Street等,照樣大受當地人及本地遊客歡迎,因可用低價買得乾淨美觀的時裝。
二手時尚 另類廉價時裝吸客
本港並非沒有此類二手衣服買賣平台(見表)。時裝巨擘如UNIQLO及H&M,時下皆有舊衣回收計劃。聖雅各福群會轄下的社企Green Ladies,更在2008年成為全港首間以寄賣模式營運的二手社企,市民可親自將衣物送到其分店,選擇獲得衣物售賣的3成收入、或全數捐贈。想買二手時裝的市民,更可在分店的試衣室內試穿,減少造成浪費。
速食時裝雖看似便宜,但積少成多,隨時變成過度消費,隨便扔掉更造成浪費。若說要保護荷包及彰顯個性,二手店或不失為值得考慮的衣服來源。
▲ 本港社企Green Ladies接收9成新的舊衣物,店內更設有試身室。(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