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 健脾養胃

副刊版 2019/06/19

分享:

分享:

每到夏季,因為腸胃不適、腹瀉而求診的患者就會明顯增加。

由於雨季潮濕的環境,會把外在的「濕邪」引進體內,使原本體質較虛及濕氣重的人,出現體內水濕停聚的狀態。中醫中的「脾」:是將營養吸收再輸入心肺化成氣血以營養全身。如果脾胃臟腑功能失調,則容易出現腹脹、大便不成形、食慾不振、水腫及疲倦等的症狀。

事實上,濕氣傷人致病於四季都可發生,但夏秋交替時,濕熱交蒸引致濕邪困脾,便特別容易引起腹瀉和各種腸胃不適的問題。

中醫通過穴位按摩可緩解脹氣及腹瀉不適,幫助腸胃蠕動。此外,健脾去濕茶飲對保養腸胃亦大有好處。因為都市人飲食經常失調,很容易令脾胃受損。要盡量減少冰涼飲料和生冷瓜果。同時,也不要自行購買止瀉藥,止瀉藥只會令腹瀉變成惡性循環,治標不治本。

針對腸胃問題,為了達到不寒不熱、氣機條達,會常用熱則涼之,寒則溫之的方法,使生理機能趨向平衡,而致中和。中醫師會依病人體質及病情作確實診斷和鑑別,做出適合的中藥處方,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治療效果。

撰文 : 張琛 註冊中醫師

欄名 : 醫琛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