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代購買 救救被遺棄毛孩

評論 2019/06/28

分享:

分享:

本港最大寵物商五方集團日前宣布,將停止在旗下寵物店售賣貓狗,迎合多國興起的領養代替購買,保障寵物福祉。本港棄養寵物問題嚴重,港人飼養前應停一停、諗一諗。

每年人道毁滅動物 1/3屬棄養

五方集團旗下逾40間Q-Pets和紅蘿蔔寵物店分店,將全綫停售貓狗,亦將在7月14日與香港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合作,在旺角紅蘿蔔寵物店舉辦第一場貓貓領養日,鼓勵市民領養收容所的貓。集團發言人表示,未來亦有計劃停售倉鼠及兔子。

據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愛協)表示,本港每年有過萬隻貓狗等流浪動物被人道毁滅,當中有三分一的狗隻是被主人棄養;與此同時,本港寵物店每月可賣出600隻小狗,這種需求可助長多種不人道的繁殖方式。

寵物店內的寵物主要來自專門繁殖寵物的寵物工坊(puppy mill),美國善待動物組織(PETA)指出這類場所為滿足消費者對純種或特殊混合品種寵物的需求而大量繁衍,致使動物衍生基因問題,這類寵物的醫療開支更大,也更容易被主人棄養。PETA亦指,寵物工坊屢被揭發虐待動物,例如強迫母狗每年生育2次,在喪失生育能力後將其殺掉或拋棄。

多國立例 禁賣繁殖場貓狗

外國近來提倡領養代替購買,除了為減少收容所迫於無奈將流浪動物安樂死,更是為了打擊這類不人道的繁殖場。部分更將其寫入法例,例如澳洲維多利亞省去年通過一項新法,禁止寵物店售賣來自商業繁殖場的貓狗,只可售賣來自己登記收容所的貓狗。

美國加州今年1月起,亦修例規定寵物店只可售賣來自收容所的貓、狗或兔子。所有寵物店更須在售賣寵物後保留相關資訊,包括主人姓名及住處等,方便當局定期檢查,違者可被罰款500美元。

本港棄養寵物問題嚴重,收容所迫於土地問題,惟有將數以萬計的流浪動物人道毁滅,港人若有意養寵物,更應考慮領養。

愛協表示,一次領養可拯救2個生命,一隻寵物得到新家,便可騰出空位讓另一隻動物等待新家。

不少人或擔憂收容所寵物有多種衞生及表現問題才被棄養,但愛協強調大多數寵物被棄養的原因,其實是居所不容許飼養、搬屋、離開香港、寵物太多及家庭迎接嬰兒。所有待領養的寵物均接受過獸醫檢查,及通過行為訓練員評估,並不一定是「次等貨」。

本港寵物商家自發推廣以領養代替購買,值得肯定。民眾除了響應,更應考慮自身條件是否適合養寵物,免得因一時興起購買之後,最終將寵物遺棄,為牠們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本港最大寵物商日前宣布,將全綫停售貓狗,鼓勵以領養代替購買。(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