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這是我家
副刊版
2019/09/06
「高高廣廈,曲曲海岸,真優美,多優美,是我香港。尖沙咀散步、筲箕灣眺望,海的美、山的美,呈奉歡暢。」
某電視台近日每天早上七時半,都會播放出自顧嘉煇、黃霑手筆的《這是我家》,相信是希望給在水深火熱中的香港打打氣。醫生在緬懷昔日香港情,同時也想起霑叔曾分享的一樁小故事。
當年,廣東歌極流行,再加上無綫電視劇膾炙人口,惟出色作曲填詞人卻寥寥可數,故此,霑叔加顧嘉煇這對活寶貝便忙個不亦樂乎。霑叔是夜鬼,很多時半夜三更才開工,而顧嘉煇偏偏生活極規律,但當靈感來時不管是半夜兩點還是四點,霑叔拿起電話粗口一輪後,顧嘉煇便會帶着惺忪睡眼到他家一起創作到天亮。
兩位奇人性格南轅北轍,走在一起卻碰出火花,成為Canton Pop奇葩,除那拼搏精神外,更是共有的香港情讓他們可以不眠不休地努力。
不論是黃是藍還是不黃不藍,都有同等權利說句「這是我家」,有錢有權者與無錢無權者,在這權利上絕對無異,鬥爭前、鬥爭後也是一樣,無論哪方勝出(其實也沒有真正的勝敗)都無權把對方趕走,既是如此,既然大家都把香港視為家園,便應留餘地,不要讓憤怒和仇恨衝昏頭腦,一刻的暴力衝動可帶來餘生悔恨。
這是我家,更是我們的家。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