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牛乳替代品顛覆乳業 環保健康新寵
以色列有企業將會推出用鷹嘴豆製造的奶類,誠哥有份投資的「真菌製牛奶」近日亦推出雪糕。全球消費者愈趨重視環保及健康,為奶類替代品帶來新商機。
鷹嘴豆製「牛奶」 可持續做賣點
以色列食物科技初創企業Innovopro將與當地豆腐商Wyler Farms合作,在本月推出以鷹嘴豆製造的「牛奶」,大打可持續及健康旗號。獲李嘉誠投資的美國科企Perfect Day,亦成功發現毋須用牛、只用真菌便可製造牛奶蛋白質,今年7月首次推出科技合成的雪糕。公司創辦人上周四帶着此雪糕拜訪誠哥,獲對方大讚好味。
時下多種牛奶替代品在本港也有市場,除了在超市可以買到米奶、杏仁奶等植物奶,咖啡店常客亦或已留意到可以免費轉豆奶、甚至付款升級至燕麥奶。瑞典燕麥奶品牌Oatly去年初進軍本港,今年已有超過750間餐廳及咖啡店使用,行政總裁Toni Petersson受訪時表示生意增長逾2倍。
真菌製牛奶造雪糕 燕麥奶受落
奶類替代品商機值得留意。全球最大牛奶出口商Fonterra今年稅後虧損3.8億美元(約29.6億港元),但西方國家的植物奶行業反而崛起,全球數據公司Mintel指出產奶大國新西蘭的植物奶銷量,在前年增加24%,而美國的奶類替代品去年的銷售量增長67%,奶類銷量則下跌3%。Fonterra今年5月投資一間名為Motif Ingredients的科企,鑽研用真菌製造牛奶。
全球愈趨奉行走肉主義,主因人們環保意識抬頭,不少人「走奶」亦因如此。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在2010年已指出,牛乳工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約4%,當中包括生產、加工及運輸,以及過程中生產的肉類。大規模養牛需要清除大片森林騰出土地,更加劇亞馬遜叢林被焚毁的環境噩夢。
牛奶替代品在本港愈有市場,惟牛奶的消耗量亦愈來愈高,香港生態友善願景今年報告指出,港人牛奶消耗量10年內增加一倍至100公斤,因為不少食品如炒滑蛋和麵包等皆會添加牛奶。然而,牛奶對不少港人而言或非最佳選擇,生物保健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2016年分析指,牛乳製品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食物致敏原,多達64.5%有食物敏感的港人對其過敏。
比起對奶類過敏,更多人會對奶中的乳糖出現不良反應,例如肚脹或腹瀉。據註冊營養師陳秋惠指,植物奶更適合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士,且其一般比牛奶更健康,不含膽固醇之餘,大部分亦不含飽和脂肪,再加上植物奶多數無糖或低糖,有助控制體重。
不過,植物奶本身蛋白質及鈣質含量不高,若無額外添加,則應透過日常飲食確保充足鈣攝取量。若想改善個人健康或為環保添力,港人現有更多選擇值得考慮。
▲ 牛乳製品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食物致敏原,多達64.5%有食物敏感的港人對其過敏。(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