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澳交所倘成立 吸4類企業跨境上市
10月12日,在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東省金融監管領導表示,澳門有可能成立以人民幣結算的證券交易所。消息傳來,評論紛紛。
證券交易所的口碑建立,非朝夕之事。像紐約股票交易所,也是經過百餘年許多次的競爭和淘汰,才屹立至今。多年以來,澳門政府龐大的財政盈餘囿於找不到好的投資,才選擇藏富於民。發展股票交易所,看上去是兵行險着,但從投資的角度看,高風險底下,亦可能產生高回報。
成功的證券交易所,除了要吸引本國的股票上市交易外,也要吸引其他國家的公司來跨境上市(cross-listing)。若澳門證交所成立,能否吸引世界各地的公司股票,來澳門跨境上市?
跨境上市好處多 惟門檻費用高
跨境上市,顧名思義,是一家企業去國境之外的交易所上市。跨境上市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企業之前並未上市,然後直接去國外交易所上市融資,像阿里巴巴。另一種是企業已在本國的交易所上市,然後再去國外交易所上市,這種情形有的會融資,如先A股再H股上市的中資企業;有的純粹衹是做股票交易,像香港的恒生銀行,只在美國以預託證券(ADR)形式掛牌交易,並沒有再融資。除了這兩類之外,還有像許多中資企業先H股再A股上市,其至也有A、H、ADR並存在三個交易所上市等情形。
跨境上市現象由來已久,1950年代主要集中在歐洲,比利時、英國、荷蘭和法國的交易所,在當時最受跨境上市企業歡迎,而這些企業主要是來自美國和南非的礦業股。1970年代隨着日本經濟的起飛,到了1980年代,東京交易所成了企業跨境上市的最愛。19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和經濟泡沫破滅後,企業跨境上市的首選是美國,其次是盧森堡和英國。譬如許多加拿大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因為地域近和文化差異小;而印度的科技公司,則青睞納斯達克。
企業跨境上市有許多的好處,包括可以在海外更大的資本市場融資,拓展股東基礎,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提高股票的流通性,相對本國可以用更高的價格在海外發行新股,從而降低融資成本,產生經濟協同效應,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等。尤其許多新興市場的企業,選擇去海外發達金融市場上市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藉着海外市場嚴格的法律法規,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使企業可以長遠健康發展。
當然,企業跨境上市的門檻相對較高,費用也較高,想達到跨境上市的初衷也不容易,最後選擇退市的不在少數。
企業跨境上市,也曾經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門題材。早期的研究,多關注為甚麼企業要去海外上市,近期的研究重心,則包括股價信息含量的改變,投資者保護,公司社會責任,國家文化,以及本國金融是否融入了全球金融體系等。
葡語系國家優勢 吸全球博彩股
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股票要跨境上市愈來愈容易。如果企業的股票已經在某地上市,再作跨境上市,可能只需要數星期時間。從交易所的角度出發,也希望更多的股票在自己的交易所上市,像法蘭克福股票交易所,只要企業的股票在認可的股票交易所上市,可以無條件在法蘭克福交易所下面的公開市場作跨境上市,迄今為止已有超過8,000隻股票在那裏交易,包括蘋果、可口可樂、雀巢等著名跨國企業。又如特拉維夫交易所,只要以色列本國的企業股票在美國三大交易所上市,可以無條件回特拉維夫交易所上市交易。
以澳門自身的條件來看,可以吸引四大類別的企業來跨境上市。首先是澳門本地企業。目前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澳門本地公司,俗稱「濠江股」,約有十多隻。一旦澳交所成立,這些股票必強勢回歸作第二上市交易,甚至不排除某些企業會選擇澳交所作第一上市。這些企業,不但是澳門經濟,也是澳門證交所的中流砥柱。
其次,澳交所的成立,和一國兩制下國家政策扶持牢不可分。在這樣的背景底下,部分內地企業,包括在滬深兩地上市的A股和在香港上市的H股,來澳交所跨境上市,也是必然。這其中,必然也包括一些大型、優質的企業,用以提升澳交所的地位。
下一步,便是吸引葡語系國家股票來澳交所跨境上市。眾所周之,澳門在葡語系國家中地位特殊,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裏聯繫葡語系國家的重要樞紐。葡語系有九個主權國家和包括澳門在內的四個地區,較大的經濟體有葡萄牙和巴西,相關連的有泛歐交易所和巴西交易所,分別有超過1,500家和350家企業股票上市。學術研究發現,企業在選擇跨境上市目的地時,是否用相同的官方語言是重要考量之一。所以,澳門在吸引葡語系國家企業來跨境上市時,擁有其他交易所不可替代的先天優勢。
借鑑港深經驗資源 塑澳門特色
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博彩中心,相信澳門的魅力,也可吸引部分上市的博彩股來澳交所跨境上市。
目前,全世界約有180家博彩相關的股份,分散在不同國家上市。如果這些分散的博彩股同時在一個交易所交易,可以形成規模效應,也有助於其股票定價更有效率。這種規模效應,以科技股多選擇在納斯納克上市為代表當然,最後是吸引其他企業來跨境上市。如果澳交所能成功吸引前面所述四類企業來跨境上市,呈現一家具規模的成功證券交易所的特徵,自然能吸引其他企業來跨境上市。
澳門貴為全球最大的博彩中心,但地域只有33平方公里,人口70萬不到,若只依靠本地的企業,無法支撑起一家證券交易所。所以,若想成功,必須吸引其他地方的公司來澳門跨境上市。雖然澳門在金融發展起步較晚,面對人才不足、人民幣資金池規模太小、法律法規不夠完備等問題,但如果能充分利用鄰近香港和深圳的經驗和資源,規劃執行得宜,澳門完全可以建立一家具特色的證券交易所。
▲ 作為全球最大的博彩中心,澳門的魅力也可吸引部分上市的博彩股來澳交所跨境上市。(資料圖片)
撰文 : 陳靖涵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會計及金融學講座教授
葛鴻雲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助理教授
欄名 : 國是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