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港學者:歧視無助抗疫
要聞版
2020/03/05
種族歧視伴隨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多國發生排外和歧視亞裔事件。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平機會委員蔡玉萍認為,歧視無助抗疫,各地政府應向民眾解釋,否則會令潛在患者不敢求醫。
疑感染受歧視 更不會求醫
蔡玉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不少外國人無法從外表分辨亞裔人士國籍,相信今次風波並非只針對中國人。她指歧視可能來自偏見或權力的不平等,而近十年來全球右翼主義加劇,這類思想的支持者恐懼外人,亦可能藉今次新冠肺炎宣洩歧視情緒。
她指現時疫情已擴散至歐洲,各國政府有責任向民眾解釋,讓大家放下成見,共同抗疫,「歧視無助抗疫,如果有人懷疑自己被感染,你歧視他,他更不會去求醫。」
近日香港有操普通話人士被歧視,蔡玉萍稱香港有逾3成居民在內地出生,當中部分已移居香港數十年,仍說方言或普通話,亦有來自台灣、馬來西亞的新移民;本地確診個案數目亦早已超過外地傳入,認為歧視者可能對香港人口結構不了解。
她指歧視者普遍是「一竹篙打一船人」,華人外遊時若因疫情在亞洲發生而被歧視,亦毋須放在心上。
責任編輯:蔡偉強
▲ 蔡玉萍認為歧視無助抗疫,只會令潛在患者不敢求醫。(資料圖片)
報道系列 : 疫境見真情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