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家居防疫 由浴室做起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要做好個人防護,必需由日常生活開始。今期,就來剖析全屋最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浴室,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如何有效地防疫。
浴室較為潮濕,屬全屋最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大家不妨多加留意以下7個事項:
1. 先蓋上廁板再沖廁
細菌專家哥拔博士(Charles Gerba)早於1975年發現,馬桶一旦沖水,細菌水就充斥浴室的空間中,這正好呼應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副系主任賴志強及其團隊日前所得的研究結果:沖廁時產生的水珠最高可濺至離廁板1米距離,而每次沖廁可產生1.4萬至8萬顆水珠。如果水箱相比廁板位置較高,或採用閥門沖水系統,水珠會濺得較高。
雖然蓋上廁板能減少細菌隨水珠和氣溶膠污染廁所,但由於沖廁時細菌會透過廁板和廁缸的數毫米隙縫,霧化漂浮於空氣中,而體積愈細的細菌,沖廁後在空氣中的濃度愈高,相比細菌體積更細的的病毒,更容易殘留在空氣中,有機會黏附在廁板、洗手盆等地方;所以沖廁時千萬不可忘記蓋好廁板。
2. 避免把牙刷用具放置在密閉盒子內
根據美國牙醫學會的研究指出,若果牙刷刷頭還未徹底乾透就放在密閉的衞生盒子內,只會招來更多細菌;因此他們建議應將刷頭朝上擺放,避免觸碰到其他牙刷,減少互相感染的機會。
3. 定期清潔肥皂盒
在潮濕的環境之中就最容易滋生細菌,因此放置肥皂的肥皂盒亦很容易變成細菌的溫床;用家應定期清洗肥皂盒,盡量保持乾爽,避免細菌滋生。
4. 淋浴後需清洗或曬乾浴巾
平日淋浴後,用過的浴巾要好好清洗、曬乾,如果用完,隨便鈎子一掛,沒有好好攤開浴巾上的濕氣水份與多餘的肥皂,就會招惹黴菌與細菌。另外,毛巾及面巾盡量不要掛在浴室內,最好待需要使用時才拿出來,以免滋生細菌。
5. 開浴室抽氣扇趕走濕氣
浴室濕氣會是萬病之源,洗完澡後開抽風機吹15到20分鐘,維持浴室乾爽,預防產生細菌。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李慧芯指出,建議長期開啟廁所抽氣扇。在實驗室的環境下,開啟廁所抽氣扇15分鐘,可減少87%氣溶膠;開啟30分鐘,可減少98%氣溶膠,如果廁所沒有安裝抽氣扇,應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6. 定期清洗浴缸和浴簾
淋浴間是每日都會接觸到的區域之一,因此專家建議,應定期以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刷洗浴缸和廁缸,以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洗手間四周。另外根據調查,超過四成的人沒有定期清洗浴簾的習慣,其實浴簾可以直接放進洗衣機洗,因此清潔起來亦不會過於繁複。
7. 避免在浴室使用手機
部分人有如廁時使用手提電話的習慣,如玩遊戲或看照片,但其實這個壞習慣是應該避免的。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浴室使用手機的人士,有約一成六的人的手機上被黏上細菌,因此應避免在浴室使用手機。
作者:余詠嫻
責任編輯:郭慧敏
▲ 浴室較為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因此更需要多加留意。(本刊攝影組)
▲ 浴簾亦是較多人容易忽略需要定期清洗的物品之一。(本刊攝影組)
▲ 先蓋上廁板再沖廁(本刊攝影組)
▲ 避免把牙刷用具放置在密閉盒子內(本刊攝影組)
▲ 定期清潔肥皂盒(本刊攝影組)
▲ 淋浴後需清洗或曬乾浴巾(本刊攝影組)
▲ 開浴室抽氣扇趕走濕氣(本刊攝影組)
欄名 : 家居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