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避「酸」則吉 護齒宜注意飲食
港大估算 半數成人牙齒酸蝕
要聞版
2020/03/20
今天為「世界口腔健康日」,港大牙醫學院估算本港逾半成人有牙齒酸蝕,提醒大家早晚刷牙加上漱口水和牙綫亦未足以全面保護牙齒,還要注意謹慎飲食。
受累疫情,港大今年取消了口腔健康日的公眾活動,但牙醫學院公共衞生講座教授盧展民不忘呼籲,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入手,全面護齒。
除了酸性頗高的運動能量飲料能侵蝕琺瑯質,喝太多或會造成牙齒酸蝕症。港大指經常進食酸味零食、喝果汁和餐酒等,或長時間含在嘴裏,都極可能誘發牙齒酸蝕,應避則避。院方估算本港成年人半數以上患有牙齒酸蝕,且多數於20歲前已開始,須多加留意。
酸蝕了的牙齒帶黃色,表層有磨損現象,牙齒看來亦很「薄」。琺瑯質酸蝕後會令象牙質暴露,致患者牙齒敏感,吃冷熱甜酸食物和飲品、或刷牙及使用牙綫碰觸牙齒,都會感刺痛,嚴重的會影響牙髓,引起劇痛。
盧建議公眾可用飲管吸喝酸性飲品以防止與牙齒直接接觸,飲食酸性食品後用清水漱口等,但進食酸性飲品食物後,應等待一小時才刷牙,又或咀嚼無糖香口膠,讓口水分泌中和口腔酸性。
喝酸性飲品 用飲管防直接接觸
如牙齒已酸蝕,他表示,輕症可由牙醫選用氟化物塗在牙齒表面,重症則要補牙或鑲造人造牙冠覆蓋整顆牙齒。他指,一般人每年檢查一次即可,但有嚴重蛀牙、牙周病、糖尿病、吸煙、弱能及中風者等,應每半年約見牙醫。
作者:杜正之
責任編輯:蔡偉強
▲ 有嚴重蛀牙、牙周病、糖尿病等人士,應每半年約見牙醫檢查。(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