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人數料增 宜拓一次性手環

要聞版 2020/03/26

分享:

分享:

隨着大量海外港人和留學生返港,手環供應料面臨挑戰。LSCM行政總裁黃廣揚稱,難料疫情發展,但隨着規模擴大,料隔離人數將增加,惟沒有足夠檢疫設施,故將來會更側重發展一次性手環。

可重用手環 需大量人手回收

他解釋,現時俗稱「大牛龜」的可重用手環,由2月開發至今已經歷3代,首兩代主要改善了穿戴的舒適度,惟上門回收仍需大量人手,「回收返來要消毒、清洗,並更換零件,我們沒那麼多人手。」故本月下旬起供應的第3代手環將改為一次性使用,包括改用其他材料、將充電池改為一次性電池等,省卻回收成本。

3代可重用電子手環,目前已累計生產7千隻。為確保供應,LSCM另向本地公司訂購5萬隻「手錶款」可重用電子手環,又向歐美公司訂購11萬隻一次性電子手環,分別已有1萬多隻到貨,將用於機場入境者的檢疫。

黃廣揚稱後者原用於醫院,體積較輕且方便穿戴,惟病房面積一般較小,中心特別強化其發訊能力,使其適用於香港家居。

黃廣揚又分享,疫情下大量工廠停工,最初只能用手上僅有材料自行組裝可重用手環,每隻成本高達500多元,現已降至300至400元。他稱未來要確保有充足產量和繼續減低成本,又透露有歐洲、中東和東南亞國家向LSCM了解手環技術,但強調以香港優先。

責任編輯:蔡偉強

Liricco Tech聯合創始人林健鈞稱將向政府提供智能手環,偵測穿戴者的位置,強行解鎖或剪斷手環會觸發警報。(陳智良攝)

報道系列 : 疫境見真情系列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