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電子手環 違檢疫令無所遁形

港科企研新產品 具定位防脫功能

要聞版 2020/03/26

分享:

分享: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因輸入個案大增而惡化,政府以各種電子手環、監察手帶配合「居安抗疫」手機程式,確保接受檢疫人士留在住所自我隔離。

然而,近日多名接受檢疫人士擅自外出、脫去手環;亦有人無法啟動「居安抗疫」程式,社會質疑手環漏洞百出,衞生署至今已發出逾400封警告信。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承認,向機場入境人士派發的首批監察手帶,本身沒藍牙功能,若穿戴者擅離住所,而沒帶同其配對手機,便不會發出訊號,故可發出藍牙訊號的手環是最佳選擇,若穿戴者違反檢疫令外出,離開手機收發範圍,當局可即時監察到,昨日起已在抵港歐美航班試行派發,之後將逐步推展到全部由機場入境人士。有本港科企將為政府供應新款電子手環,輔以定位和防脫功能,料有助加強監察。

上周四起,所有機場入境人士均需強制檢疫14日,獲發一條藍色、帶有QR二維碼的監察手帶,回住所後下載「居安抗疫」手機應用程式,穿戴者理應乖乖留家隔離。

家居隔離 手帶程式屢「甩轆」

政府稱一般而言啟動程式所需密碼,會於抵港當日經短訊發送,上周五清晨由加拿大到港的黃太等至晚上才收到短訊;下載程式後選擇「我已回到家中」,未夠一分鐘已出現問題;致電政府熱綫沒法接通,衞生署接電話職員亦不懂處理,「真係好激氣,無人回應。」

在英國讀書的周小姐上周六回港後立即安裝及啟用程式,發現用戶已存在,「好多朋友都register唔到。有朋友直接唔理,自我隔離14日就算。」

「居安抗疫」程式由本地初創公司「隨賞科技」研發,獲科大授權使用一種名為「自動化地理圍欄」技術,可透過人工智能分析手帶所處大氣電波、Wi-Fi、流動通訊網絡等訊號,監察接受檢疫者是否離開住所。

本報邀「隨賞」接受訪問,惟該公司稱太忙無法安排。開發地理圍欄技術的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兼創業中心主任陳雙幸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該應用程式由隨賞科技開發,他只提供技術使用權,加上整個檢疫程序涉多個環節,難斷成因,估計是系統運作初期,短時間內處理大量資料,輸入和配對程序未理順所致,亦有可能資料量超出伺服器負荷。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昨表示,部分人或因填寫的電話不清晰、填錯家居電話或海外地區碼,影響發訊。

對於近日出現多宗接受檢疫人士擅自外出個案,林坦言監察手帶沒有藍牙功能,若穿戴者擅離處所,而沒帶同其配對手機,便不會發出訊號,但強調會間中要求掃描手帶上的二維碼確定位置。

政府已向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及其他供應商,採購各類新款電子手環,料有助加強監察。

LSCM研發的可重用電子手環,早在2月起由衞生署派發給需家居隔離人士,配合一部署方提供的手機,監察他們是否遵從隔離令。

該手環的發訊裝置大如火柴盒,因而被笑稱為「大牛龜」。LSCM行政總裁黃廣揚稱,手環以低功耗藍牙將穿戴者的位置經手機傳給衞生署,若人或手機離開住所,署方會知悉;穿戴者同時亦要戴上一條「平安帶」,定時拍感應器,確保沒擅離住所。

黃表示,手環腕帶上繫有電路,強行解鎖、剪斷會響起警報,不破壞電路而成功脫下手帶的可能性不大,又指在首輪使用中未遇穿戴者擅脫手環,「我們會配到適合(長度)才戴上去,綁得都相當緊。」「大牛龜」將於3月底推出使用一次的第3代。

強行解鎖剪斷 手環響起警報

旨豐科技有限公司(Liricco Tech)本月底至下月初為政府提供可重用電子手環做檢疫,聯合創始人林健鈞稱,手環原用於監獄和醫院,可偵測穿戴者的位置、心跳率和心電圖,配合其專利技術,可鎖定穿戴者身處位置,精準度達到兩米內;這些資料會經低功耗藍牙技術傳送到手機,再由政府提供的手機應用程式,發送到後台伺服器作監察。

他指出,手環扣上後會形成一圈電路,強行解鎖或剪斷手環會觸發警報;若穿戴者離開發訊手機超過10米、手機無電或關閉,或住所的網絡中斷,亦會觸發警報。(另有相關新聞詳見「電子手帶密碼 促盡快啟用」)(系列十九)

作者:岑志剛

責任編輯:蔡偉強

現時機場入境人士均獲發監察手帶,配合「居安抗疫」手機程式作檢疫。(資料圖片)

黃廣揚料隔離人數將增加,回收可重用手環需大量人手,故將來會側重發展一次性手環。(陳智良攝)

報道系列 : 疫境見真情系列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