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棄置海灘口罩 有被魚咬痕迹
港聞版
2020/04/01
為防新冠肺炎蔓延,人人均戴上口罩自保,但戴完卻有不少人亂拋掉。有環團曾到南丫島索罟灣及一個石灣執拾垃圾和視察垃圾堆積的情況,發現被棄置口罩當中有遭魚咬過痕迹,團體呼籲市民勿向海洋「播毒」,否則人類將自食其果。
環團海峰環保教育為了解疫情前後的海灣垃圾情況,日前到南丫島索罟灣及一個石灣視察情況及執拾垃圾。海峰環保教育執行主席郭秀雲表示,首先抵達索罟灣海灘,已發現口罩蹤迹無處不在,更有些口罩是有魚咬過痕迹,「旁邊又有死魚,臭味認真難頂。」
郭稱,不明白為何市民不能帶走自己的垃圾,勸喻市民別向海洋「播毒」,「魚食(口罩)落肚和不能分解的發泡膠粒被魚食落肚一樣」,不單止禍及海中生物,「分分鐘魚類與海產又被我們食落肚,豈不是自食其果」。她指,全球新冠肺炎已是地球的一個警號,大家除了做好個人抗疫清潔,都要趁這個時候幫地球及海洋都變得健康一點。
環團促擴海龜灣保育區
環團亦在石灣發現一條未成年中華白海豚的頭骨。郭指,以頭骨來看,猜測是在海中被遊艇撞死而飄到石灣;她又表示,從前在南丫島的海龜灣附近也曾發生瀕臨絕種海洋生物,如海龜、中華白海豚及鯨豚科等,相信都是被遊艇輾死,許多時死了會沉在海底,在岸上被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故團體去年向政府爭取將保護區擴大,免瀕臨絕種的海洋生物再陷危機。
作者:洪芷晴
責任編輯:劉子瑜
▲ 海峰環保教育執行主席郭秀雲(中)呼籲市民勿向海洋「播毒」,否則人類將自食其果。(受訪者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