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蘋果進退維谷 全球經濟縮影
蘋果iPhone SE2一直傳聞會於3月底推出,怎知來到4月初,這款入門版iPhone仍未如期面世。事件凸顯新冠肺炎蔓延全球,蘋果這家跨國巨企面對的困局,既因中國工廠停工而影響產品裝配,產品銷情又受門市暫停營業及經濟受創所打擊。
記得2月中旬的時候,蘋果(Apple,美:AAPL)多年來首次發出盈警,表示無法實現第二財季(1月至3月)的收入預測,皆因受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iPhone供應暫時受限,加上中國對蘋果產品需求放緩所致。
蘋果當時沒有提供最新預測數字,但1月底發布第一財季業績時,曾預期第二財季收入為630億至670億美元(約4,914億至5,226億港元),並明言預測收入數字範圍多達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比過往預測範圍要大,主要是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
雖然大中華市場佔蘋果收入四分一,但對蘋果的更大影響,顯然是生產方面,即供應面。蘋果iPhone及其他產品主要於中國生產,但新冠肺炎導致內地工廠停工,就算近期開始復工,相信要回復至正常狀態的速度,也較預期為慢。
隨着疫情由亞洲擴散至歐美,確診及死亡人數更有過之而無不及,蘋果已不得不關閉絕大部分專門店,大大打擊產品銷售。
相對供應面受打擊的時間比較短暫,疫情擴散令各地相繼封關及封城,就業難保令經濟元氣大傷,勢必禍及未來一段時間iPhone等蘋果產品的需求,即需求面。
更重要是,2020年是蘋果為首的手機廠商黃金年份,皆因5G網絡已於多地開始運作,蘋果也預備今年9月推出售價逾1,000美元(約7,800港元)的5G版本iPhone。分析師亦視今年為近年最重要的換機年份,甚至於疫情擴散前,因此大幅調升蘋果的收入及盈利預測。
疫情打擊供應面 兼需求面
瑞銀(UBS)分析師阿爾庫里(Timothy Arcuri)直言:「蘋果的問題已由『供應挑戰』(supply challenges)演變為『環球需求憂慮』(global demand concerns);如果問題持續至6月底季度(第3財季),恐怕將令蘋果可能要延遲推出5G iPhone。」
蘋果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局,同時面對供應及需求兩方面的問題,也令市場面對現實,相繼因應疫情調低蘋果業績預測。
據FactSet統計,分析師平均料蘋果第2財季收入為573億美元(約4,469億港元),較1月底預期的651億美元(約5,078億港元)調低逾10%;第2財季每股盈利預測更由2.99美元大幅降至2.45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至今已3個多月時間,對環球經濟的影響逐漸浮現,已由最初的供應面,逐步影響至需求面,更有學者估計今次經濟衰退的幅度,可能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上述蘋果的例子,相信有助大家更易理解環球經濟面對的困境。
撰文 : 凌絕頂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