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控制血糖非靠飯煲
減磅戰友家琪說:「幸好你及時拆解減醣電飯煲的運作原理,令我節省了不少金錢。」
「要控制血糖或減磅,還是要嘗試改變飲食習慣。」我再三提醒。
她又問:「爸媽患有糖尿病,但很喜歡吃五榖類食物,他們是否要完全戒掉才能成功控糖?」
「要成功控制血糖,非要謝絕五穀,而是要懂得選擇及控制分量。糖,或是其他五榖類食物對血糖反應均不同的,食物的升糖指數,正正反應進食後,對血糖上升幅度的影響。例如:同樣是米飯,印度米(我們常稱為長米),其升糖較低,至於短米,如日本米或珍珠米,升糖則較快,我們常吃的泰國米,就介乎兩者之間。」
家琪抓抓頭說:「原來不同產地的米各有不同,真是長知識了。」
「食物的組合,也會影響血糖反應,例如,在白米飯加入燕麥、糙米或藜麥,煮出米飯的升糖指數也會下降。澱粉質之中,意粉的升糖能力就相對較低。」我繼續解釋。
「太好了,原來仍可以吃飯。」她雀躍地拍手叫好。
我再建議:「若果在正餐中,能吃多一點蔬菜,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較慢,這也是低升糖飲食的重點。」
「是否低升糖的食物一定健康?」她問。
「不一定!因為高脂食物的升糖速度較慢,例如,即食麵屬低升糖指數,但卻是眾所周知不健康的食物。所以,買包裝食物時,看到招紙上寫上低升糖,卻不代表一定健康。」我說。
家琪從口袋裏拿出一枝低升糖能量棒問:「這個可給爸爸吃嗎?」
「這包的確是低升糖食物,但你還是要參閱營養標籤及成分表,成分中,排第二已是油,再計算下,脂肪含量高於40%!糖尿病患者,除了宜選低升糖指數食物外,還需嚴控脂肪的吸收!」
撰文 : 黃凱詩
欄名 : 營營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