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生蛇誤解多 圍繞一圈致命並無其事
都市傳聞特別多,尤其有關健康方面,例如:坐別人剛離座的熱凳子會生痔瘡、銀屑病會傳染……最經典的,可說是生蛇位置繞一圈,患者會即時喪命。老人科專科醫生揭盅並無此事,因人體每節神經根是左右各一,所以生蛇通常只會影響身體單邊,不會有繞過一圈即死之說。
生蛇醫學名稱「帶狀疱疹」(Herpes Zoster),由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病徵是在身體各部位如臉、胸口、腰和手腳等出現紅疹,紅疹後演變為水泡,水泡爆裂後滲出液體。如紅疹的傷口處理不當,生蛇的部位有可能受到細菌感染。
老人科專科醫生陳漢威教授指出,生蛇與水痘有關連,逾9成香港人小時候都生過水痘,惟病毒未必能百分百被清除,殘餘的病毒遺留體內,特別在神經系統上。年輕時免疫力強,病毒未能伺機發作,但當年紀漸長、免疫系統變弱、睡眠不足、多焦慮或壓力增加時,水痘病毒便死灰復燃。「尤如睡火山在身體二、三十年都無事,但因健康欠佳,可突然爆發。」
由於病毒多年來在神經綫上隱藏,因此生蛇一發作,都會沿着神經綫分布顯現出來,脊椎兩邊都會有分叉神經綫,但生蛇沿神經綫發出來,通常是一邊,甚少是兩邊齊發。牽涉部位包括頭、頸、胸、腰和手腳,視乎是哪一條神經綫所引發。
痛感:輕則蟻咬重則典床典蓆
十居其九生蛇的人都說「痛到飛起」,陳教授指因人而異,有病人分享感覺是猶如被針刺、被蟻咬、有灼熱感,亦有人痛至「典床典蓆」徹夜難眠。「每人承受痛楚的程度都不同,因有些人的神經綫是敏感些,對痛楚的感受會多一點。」
生蛇初期患者一邊身或一邊面呈現帶狀的發炎神經綫分布區,出現紅疹和水泡。陳教授說一些病人在早期發病時,以為是皮膚敏感或濕疹,自行搽藥膏,當然不是針對生蛇來對治,病情只會愈來愈嚴重。
頭、頸也是常見的生蛇位置,或可對視覺及聽覺造成威脅,不得掉以輕心。陳教授解說:「當臉部生蛇,由於部分神經綫貼近眼睛,眼角膜與結膜如被這病毒感染,可引致患者失明。如是聽覺神經受影響,也可令病人失聰。因此,當生蛇位置處於頭、頸,必須特別小心,留意有否影響視力和聽覺,因為這屬永久損害,不能逆轉。見病人生蛇接近眼睛,按需要轉介眼科專科醫生,監察會否因生蛇而造成視力風險。」
治療黃金72小時
治療生蛇,有所謂「黃金72小時」。「在這時間內服用俗稱生蛇特效藥『阿昔洛韋』(Acyclovir)或同類的抗病毒藥物,愈早對症下藥,令紅疹和水泡完全消除,也能減少併發症。」所以若懷疑自己或家人有生蛇徵狀,務必盡早求醫,如確診能早在48小時內使用特效藥,效果最好。」過了生蛇72小時才求診,已屬耽誤治療,出現後遺症如「蛇後痛」的機會增加,或痛感會較嚴重。
他指,患者一般需服用特效藥1星期外,如有其他病徵如痕癢,會處方敏感藥。傷口處理欠佳,出現細菌感染,病人或需同時服用抗生素。如有「蛇後痛」,需使用止痛藥,甚至神經鎮靜劑或抗抑鬱藥,避免患者痛得太厲害,影響睡眠和情緒。
「蛇」繞一圈即死亡?
時至今日,生蛇最為人談論的,是生到繞過腰間一圈會致命之說,陳教授解開這個迷思。「生蛇是因為水痘後殘餘病毒遺留神經綫內,人體神經綫分左右,極少情況會同時在兩邊復發,這情況僅發生在免疫力極低落的病人身上,如正接受化療、電療的癌症病人、有嚴重營養不良,才有機會帶狀疱疹在兩邊神經綫一同發作,惟甚為少見。」事實上,左右神經根是「獨立行事」,只在一邊神經綫發病,不會影響到另一邊,因此單邊生蛇,會環繞一圈的情況並不成立。
生蛇不是長者專利,二、三十歲年青人也有,尤其是壓力大、情緒煩惱、睡眠質素差,皆會令風險大增。但長者生蛇比例是年青人的8至10倍。為預防帶狀疱疹死灰復燃,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注射「蛇針」(帶狀疱疹疫苗),免卻他日生蛇出現極大痛楚。
「『蛇針』早在十多年前面世,鼓勵50歲以上注射,只須打一針,可大大減低病毒的復發,雖然不是100%,仍有七、八成保護效果。就算注射『蛇針』後仍會生蛇,發病的嚴重性及病情持續時間都會縮減。」
作者:周美好
責任編輯:李越樺
▲ (iStockphoto圖片)
▲ 因人體每節神經根是左右各一,所以帶狀疱疹發作通常只會影響身體單邊或單一神經根所屬的部位。(iStockphoto圖片)
▲ 盡管不會每一個人都會生蛇,但建議 50 至 60 歲人士注射帶狀疱疹疫苗,俗稱「蛇針」以作預防。(iStockphoto圖片)
▲ 生蛇的水泡和流出的液體含有大量病毒,處理傷口時要特別小心。(iStockphoto圖片)
▲ 早期生蛇病徵,病人輕則只感稍微痕癢,猶如被蟻咬。嚴重一點,感覺如被針刺,也伴有火燒的灼熱感。(被訪者提供)
▲ 老人科專科醫生陳漢威教授指出,打了「蛇針」都不是百分百保障,生蛇可以去而復來,特別是免疫力低下人士。(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