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入主白宮 盼中美關係理性互利

評論 2020/11/21

分享:

分享:

2020年美國大選經已結束,雖然點票仍未正式結束,但大家對結果似乎也心中有數。美國傳媒率先報道,拜登得到306張選舉人票、約7,800萬張選票,宣布拜登當選,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

雖然不少美國人仍然支持特朗普,他亦拒絕承認敗選,並表明展開法律行動,然而這些行徑似乎難以改變結果。多國領導人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向拜登當選總統表示祝賀。

選舉結果顯示,美國人在許多重要議題上存有分歧,但這似乎無損美國穩固及悠久的民主制度。今屆投票率突破65%,為美國百年來新高,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總統候選人最高得票紀錄。

過半數(50.8%)的美國人以選票表示,對特朗普過去混亂和兩極化的領導感到不滿。我認為這或許對美國、全球以至香港也是件好事。

拜登出任總統對香港有甚麼意義?他會否改變美國的經濟政策,以及對中國的政策?

兩黨料分掌參眾兩院 財策或保守

經濟分析員對美國大選結果普遍持樂觀態度。他們樂見領導層恢復穩定,還把美國的整體政治局面視為華爾街和企業的理想情況。除喬治亞州參議院議席尚未有結果,共和黨仍很有可能保住參議院控制權。隨着民主黨人將出任總統一職,亦掌控眾議院,意味參眾兩院將由不同政黨勢力控制,也可預見美國政府在至少未來兩年的立法和政策都不易推動。這可能代表着沒有重大轉變、沒有重要基建開支或刺激方案,只有保守的財政政策。要撤回特朗普時代的減稅計劃將會很困難,現時美國企業稅率為21%,近乎是歷史低點。

美國股市的升跌,一般也反映在恒生指數的升跌上,預計美國的政治僵局,對香港投資者或有正面影響。

香港的另一關注點,是中美貿易和商業往來。在此,我期望拜登政府將以貫徹和務實方式,改變特朗普政府在談判桌上反覆無常的態度。特朗普在6月時曾威脅要與中國中斷貿易、完全脫鈎,令很多本港甚至美國的商界人士都感到很震驚,因為他們了解到當中的經濟相互聯繫。

令人稍為放心的是,拜登的外交顧問布林肯指,拜登政府就中國貿易方面將採取較合理和非好鬥的方式,他認為有人試圖讓美國與中國「完全脫鈎」是不切實際,甚至會適得其反,成為一個錯誤。

拜登外交顧問 對華態度較溫和

相比特朗普在過去一年發表有關中國的言論或推特發文,布林肯的說法較為合理,語氣也明顯較溫和。我認為這可能是拜登獲勝的最正面事情。

中美間的對話和爭端特別在去年不斷升級,一方批評及攻擊、另一方則通過不同渠道反擊。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醞釀的「新冷戰」,對每個人都不利。

中國現在專注於國內經濟,甚至有評論認為,中國在建立內循環經濟。若我們的經濟沿着單一路綫發展,將對兩國極為不利。我認為,中國寧可與美國建立良好的經濟關係和開放貿易,畢竟她是中國最大的市場;同樣地,對美國而言,若能與其他超級大國找到共同目標,也絕對有利,尤其是在全球疫症大流行時期,更顯示出國家之間的合作甚為關鍵。

我並不期望拜登政府的整體對華政策,包括人權和香港民主議題上,會與特朗普政府那套有很大轉變。美國會否撤銷對中國或香港的制裁,也令人極之懷疑,正如中國在反擊制裁的立場上不會改變。

然而,我期望拜登政府能夠打破對抗性的惡性循環,希望我們可以迎接更為平靜、理性和互利的中美關係。兩國之間總會有分歧,但是為了我們、為了全球,彼此間需要保持理性,創造合理的條款。

拜登政府的整體對華政策,應該不會與特朗普政府那套有很大轉變。(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陳智思 行政會議召集人

欄名 : 國是港事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