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大廚教煮地道客家小炒王 韭菜花無渣秘訣落鑊前才切
第四波疫情來襲,限聚令再度縮減至兩人同枱,市民又要回到買餸自己煮的日子。不想苦惱「今晚食乜餸」的話,不妨跟東海飲食集團分區廚部主管劉志威師傅學煮一味小炒王,將五花八門的食材包籮於一道菜式當中,夠鑊氣之餘,又鹹香惹味,大人細路都啱食。
「小炒王其實只是個統稱,許多酒樓或中式食肆都會推出具獨特風味的小炒王,選用的配料亦有不同標準,有些會加銀魚仔、蝦乾,或是用上豆腐乾及魷魚,亦不一定用韭菜花,換上西芹也可,各師各法。」劉志威師傅說。
慳家客家人傳統美食
追溯其源,小炒王原來是中國閩粵兩省客家人的傳統美食,相傳客家人於初一、十五會拜神,而每逢大時大節亦有祭祀先祖等習俗,傳統會用上雞、豬肉及魷魚乾等三牲作祭品,祈求闔家平安及五穀豐收。而勤儉慳家的客家人,會用祭祀後的貢品作為食材入饌,配以芹菜、青葱、辣椒等拌炒,最後加醬油、米酒等調味,炮製成一道鹹香惹味的客家小炒,香氣四溢,佐飯一流。
後來這道佳餚更流傳至台灣各地,深受食客青睞,慢慢演變到每間中菜館都有自己專屬的小炒王。而劉師傅這次教的版本,亦是東海的招牌菜,主角有韭菜花、蝦肉、魷魚鬚、蝦乾、叉燒、紅椒及甘筍絲等,加上香脆的腰果,口感豐富,鑊氣十足。「小炒王的烹調重點就是要快炒,一定要講求鑊氣。」
食材攤平煎迫出鑊氣
要做到夠鑊氣這點,劉師傅教路要有兩個小秘訣。「蝦肉或鮮魷落鑊炒前要先拉拉油,避免水份過多,否則炒過後仍濕身,不夠香口。」而將所有材料放落鑊爆炒,上碟前還要多做一個重要步驟。「起鑊前要先將材料在鑊裏攤平,將火校猛一點,從而迫出鑊氣。最後再加麻油,提升食材的香味。」
劉師傅亦提醒,韭菜花一定要揀嫩身的,不然太老會起渣。「韭菜花通常連帶花蕾,別選已經開花的,而且不能太粗身。買回來後可先沖水或浸水,去除葉上污垢。但要注意,韭菜花不能太早切開,要在落鑊煮前才切,否則會令其失去水份,容易起渣,影響口感。」
﹏﹏﹏﹏﹏﹏﹏﹏﹏﹏﹏﹏﹏
材料:
韭菜花 1扎
蝦乾 半両
魷魚 1隻
叉燒 半斤
蝦 半斤
紅椒 1/4隻
甘筍 半條
葱頭 適量
蒜蓉 適量
薑絲 適量
腰果 30克
﹏﹏﹏﹏﹏﹏﹏﹏﹏﹏﹏﹏﹏
調味料:
生油 1茶匙
糖 1/3茶匙
鹽 1/4茶匙
蠔油 1/2湯匙
生粉水 1茶匙
麻油 少許
﹏﹏﹏﹏﹏﹏﹏﹏﹏﹏﹏﹏﹏
做法:
1.先將叉燒、紅椒及甘筍切成段;蝦乾用水浸軟身,備用。
2.蝦先去殼、挑腸並洗淨。鮮魷魚只用鬚的部分,洗淨切成段,備用。
3.韭菜花洗淨,瀝乾水備用。
4.熱鑊下油,同步將韭菜花切成段,落鑊快炒至半熟,盛起。
5.預備一鍋水,水滾後將蝦肉及魷魚鬚放入汆水,盛起備用。
6.燒熱鑊後,加入適量的油煮至微滾,放蝦肉落鑊拉油,如油溫夠的話可熄火,微金黃時盛起。
7.熱鑊下油,將叉燒絲、蝦乾攤平鑊煎香,煎至有香味滲出時盛起。
8.熱鑊下油,放葱頭、蒜蓉、薑絲、紅椒絲及甘筍絲落鑊炒香,途中灒兩滴水令香味揮發出來。
9.將所有調味料倒入小碗中拌勻,備用。
10.放入韭菜花拌勻,再加入已煎香的蝦乾、叉燒絲、蝦及魷魚鬚略炒。
11.加入調味料拌勻,再將所有材料攤平鑊略略煎香,加少許麻油。
12.最後加入預先炸過的腰果,拌勻後便可上碟。
圖片:黃建輝、黃依情
作者:黃依情
責任編輯:郭秀芳、李越樺
▲ 【完成】地道客家小炒王
▲ 東海飲食集團分區廚部主管劉志威
▲ 一般人容易將韭菜花(圖)及韭菜混淆,韭菜花其實是韭菜的花苔,口感清脆,做小炒最適宜,而韭菜則較軟腍,味道特殊,輕輕汆燙已可食用。
▲ 一般人容易將韭菜花及韭菜(圖)混淆,韭菜花其實是韭菜的花苔,口感清脆,做小炒最適宜,而韭菜則較軟腍,味道特殊,輕輕汆燙已可食用。
▲ 地道客家小炒王材料
▲ 熱鑊下油,同步將韭菜花切成段,落鑊快炒至半熟,盛起。
▲ 預備一鍋水,水滾後將蝦肉及魷魚鬚放入汆水,盛起備用。
▲ 熱鑊下油,將叉燒絲、蝦乾攤平鑊煎香,煎至有香味滲出時盛起。
▲ 加入調味料拌勻,再將所有材料攤平鑊略略煎香,加少許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