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過節做善事 發掘聖誕新意義

評論 2020/12/15

分享:

分享:

本港第4波疫情肆虐,各區接連爆發,專家紛呼籲市民在家安靜過聖誕。疫下聖誕氣氛大不如前,但市民在家中也可透過其他方式,發掘佳節意義。

網上虛擬派對 防群聚播毒

本港連日出現近百宗新增確診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若能實施7月份的防疫措施,一定可以控制疫情,並要求市民要做好心理準備過一個安靜和平、心有喜樂的聖誕節,不應到酒吧食肆慶祝,因為人多加上除口罩一定會出事。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表示,冬季與呼吸道感染有一定關係,不少病毒包括新冠肺炎都可透過鼻涕、口水等傳播,亦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較適應寒冷氣候,變得更危險及容易傳播之餘,又能隱藏更長時間,患者可能已感染而不自知。

因此,市民實在不宜在現時繼續外出群聚。今年聖誕最好在家中度過,即使留在家中也大可在網上與親友齊玩小遊戲、一起在串流平台上欣賞音樂或電影等;除家人及朋友之間可以如此,外國亦有公司準備Zoom聖誕及虛擬派對。

居家過節對不少人士的確會增添孤獨感,長者尤甚,英國一項Opinium民調發現,當地有至少170萬名65歲及以上長者今年會一個人過聖誕,人數佔比由去年的7%翻倍增至14%,恐令心理健康問題湧現,當地政府呼籲重視。在本港,各大慈善團體因應疫情取消活動,對獨居長者影響更大,市民宜多體恤及關懷年老長輩及鄰居,簡單如電話通話已足夠。

關懷獨居長者 親手做禮物

無國界義工香港分部早前推出過聖誕老人訓練營,讓有心人可以聖誕老人的身份,回答兒童的書信。

市民若想聖誕過得有意義,也有不少足不出戶即可做到的方法(見表),例如專門聘請殘疾人士的社企懷智匡業疫下繼續有賣多款手工製作禮品,市民可考慮購買,既能送出特色禮品,亦可順帶做善事。

在家過節有較多空閒時間,亦不妨考慮嘗試為慈善目的親手製作禮品。義工平台Social Career雖取消多項活動,但並不妨礙DIY禮物在家中進行,市民只需報名及購買材料包,便可在家中製作雪人、小鹿及卡通人物等,寫上祝福字句,讓受惠者也能體驗節日歡樂。

今年聖誕不同往年,市民在家安靜過節期間可藉做善事,令節日變得更有意義。

今年聖誕不同往年,市民在家安靜過節期間可藉做善事,令節日更有意義。(資料圖片)

撰文 : 黃凱迪

欄名 : 港是港非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