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疫市置業按揭須知
近月本港爆發第四波疫情,政府再度收緊限聚令措施,發展商放慢新盤推售的步伐,買家亦因疫情減少睇樓活動。但亦有市民認為現時是入市的好時機,並在二手市場議價幅度擴大下趁機尋寶。筆者建議準買家在疫情底下申請按揭時,必須注意一些事項。
疫情蔓延確診範圍甚廣,近日有銀行分行因職員確診,隨即暫停該行服務,同時因應防疫工作而調整各區分行的營業時間。準買家欲查詢或申請按揭事宜,建議先查看各銀行之最新營業時間。
審批時間延長 預留充足成交期
除調整分行之營業時間,銀行亦重啟在家辦公的安排。據了解,今年年初銀行實施有關措施時,審批按揭的過程由約1個月,最長延至約兩個月,申請高成數按揭甚至需要額外多一至兩個星期。而銀行已汲取相關經驗,料今次即使重啟在家辦公,按揭批核過程較為順暢,但仍建議準買家預留充足時間,約3個月內的成交期最為穩妥。
此外,疫情持續反覆,再度重挫本港以至環球經濟,早前再有航空及酒店公司進行裁員,政府表示無意再推出新一期保就業計劃,並預計本年財政赤字將升至歷史新高。相信銀行因風險增加下,在按揭審批上較為保守,當中對受影響行業以及非固定收入人士的批核更為嚴謹。
從事疫情重擊行業 或需家人擔保
去年政府推出新按保計劃放寬按揭成數上限,現樓可承造最高9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400萬增至$800萬;承造最高8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600萬增至$1,000萬,首置客申請高成數按揭時,可豁免壓力測試。但據了解,現時銀行在審批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如航空、娛樂及飲食業)人士的高成數按揭時,均恢復須通過壓力測試要求。因此,相關人士在入市前,應先做好財務部署,預留充足的資金,事前可與家人妥善溝通,當有需要時,可讓合適的家人當其擔保人,以便順利通過入息審查。
疫情反覆,本港經濟仍存在不確定變數,筆者建議有意置業之人士要量力而為,購買負擔能力範圍內的單位,並且做好個人風險管理,有需要可事先向專業公司作免費諮詢評估。
▲ 疫情影響經濟前景,筆者建議有意置業之人士要量力而為,購買負擔能力範圍內的單位,並且做好個人風險管理。(本刊攝影組)
撰文 : 曹德明 經絡按揭轉介高級副總裁
欄名 : 樓市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