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長者心理問題增 社區支援助紓壓
本港近日有長者在家中失救,反映疫下長者缺乏與外界接觸,心理健康問題頻現。長者疫下格外孤獨及抑鬱,惟僅可享有限度上門服務,還需靠身邊人幫助。
疫下孤獨增摩擦 受虐案倍升
長者疫下減少外出,即使出事亦恐無人知。葵涌石籬(二)邨石祥樓一名八旬老翁倒斃家中,但其七旬妻子亦因中風導致無法走動,導致伴屍兩日。該大廈有保安發現兩夫婦未有登記領取免費口罩,且連日未見兩人露面,而親自上門了解情況,方才發現事件報警求助。
隨天氣變冷,長者安居協會平安鐘服務求助數字高企,一度單日高達1,957人次,當中79人需要送院治理。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更表示,長者長期與家人共處家中導致摩擦增加,懷疑受虐及家庭暴力個案上升逾一倍,長者有自殺風險更上升5成,反映心理壓力或達臨界點。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社交隔離措施生效期間長者愈趨孤獨,70歲以上人士當中,五分之一人每兩周與親人談話不足一次。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更表示,疫情前有六分之一長者會被虐待,但有證據顯示疫情導致此比例大幅上升,長者若是女性、殘疾或需要特殊支援,受虐待的風險愈高。
非牟利組織HelpAge指,長者往往不知甚麼行為屬虐待,故而加緊在疫下與社區合作,幫助人們認識長者受虐待的徵兆、及為他們伸出援手。各地亦盡量為長者提供上門服務,例如意大利烏木比利亞(Umbria)地區政府為長者提供送餐服務、德國電訊公司TelefonSeelsorge的104個匿名電話中心,亦有志願者時刻當值,與有需要的長者保持通話。
認識虐待徵兆 勤通話多關懷
是次事件中,多得有保安熱心上門探訪,令婆婆可得適切救援,英國國會議員Owen Paterson早前在聖誕假期強調,僅僅是與家人、朋友或鄰居打一通電話,已可大幅改善生活。
倫敦Tower Hamlets地區有慈善團體在聖誕假期,安排當地人與長者成為好友,保持電話通訊。
在本港,長者安居協會推出「一綫通管家易」慈善計劃,將上門清潔、照顧、陪診服務免費提供予有經濟困難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殘疾人士。養和醫院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亦教路,長者可在疫下做足「防疫4式」(見表),改善身體與精神健康。
對社區人士而言,即使不上門探訪,閒時打個電話,雖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可能已幫到不少人。
▲ 研究發現,社交隔離措施令長者愈趨孤獨,五分之一70歲以上長者,每兩周與親人談話不足一次。(資料圖片)
撰文 : 黃凱迪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