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期派發成績表 認清四大揀股指標
每年2至3月,港股又迎來一輪業績高峰期,在各上市公司派發的「成績表」中,不少投資者特別注重派息元素,期望找出實力雄厚的藍籌股,或潛力優厚的股壇新貴,盡握投資先機。不過,業績報告內其實潛藏大量具參考價值的數據,想揀選值得投資的優質股,不妨認清當中四大參考指標!
指標一:審視收入來源
上市公司發布業績報告,若盈利增長較市場預期為佳,可能會被視為值得買入的正面訊號。以2月下旬公布業績的某電力公司股為例,去年全年盈利按年增長約1.5倍,業績理想,故即日升幅即見擴大,全日收報上升1.45%。不過,業績錄得增長並不代表公司收入必然穩步上揚,宜留意有關收入是來自主要業務,抑或屬非營業收入,如利息收入、出售資產收入及投資收益等。若是前者,反映公司業務穩健,前景可期;後者較為浮動,特別是投資收益,其在市況波動時有可能構成虧損風險。
指標二:派息未必與業務掛勾
收息一族多聚焦於派息,不少投資者一般較看重上市公司的業務及行業前景。派息並非必然與公司的業績掛勾,例如部分藍籌股雖股息率相對偏高,但行業趨勢備受看淡,股價或會反覆波動,可能引致「賺息蝕價」。反之,如果科技及物業管理等處於增長軌道的行業,業績表現持續強勁,有機會帶動股價上升,惟基於正拓展業務及市場,需投入較多資金,派息自然較少。投資者應先評估首要投資目標是收息,抑或捕捉增長機遇,再作入市決定。
指標三:留意開支及負債
經營任何生意離不開成本投放,觀看業績報告的盈利增長以外,也要留意整體開支及負債情況,若過高或反映其財務出現問題。常見的開支除銷售開支外,亦有行政開支、研發開支及融資成本等。開支通常愈少愈好,但對工業或科技企業來說,研發開支較高,或正面反映公司重視開發新技術與產品,對長遠發展有機會是好事。當然若有關開支佔去收入的八至九成,則可能過於冒進。
指標四:關注未來發展動向
作為投資參考,除了解公司過去一年或不同季度的業績表現外,亦應了解對市場前景的展望及未來發展部署,以全面評估其投資價值。既可從閲覽業績報告的前景展望部分略知一二,也可留意業績公布記者會的答問環節,看看集團管理層在這個範疇有何具體的分享。以某電力公司為例,其業績報告就明確闡述集團將繼續重點發展低碳項目,並積極在大灣區這個新興區域尋求機遇,有助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股神巴菲特說過:「潮退後便知誰沒穿泳褲」今年上市公司的業績皆覆蓋了疫情對整體經濟及營運帶來的衝擊,若其業績及估值仍然理想,等同在「潮退」下通過壓力測試,對尋找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可能是長期持有的上佳之選。此外,股價升跌受多重內外因素影響,除了從業績報告審視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發展遠景等基本要素外,也應將公司估值、整體行業前景,以至政策變動的影響,納入考慮因素,方能作出最佳的投資部署。
有意在業績期後揀選合適的股票投資組合,滙豐配備可靠的投資平台及專業團隊,助投資者作出合適的投資選擇,年輕投資者即日起只要開立滙豐One投資戶口,更可為每月首25萬元的港股買賣,享$0股票交易佣金優惠,了解更多:https://bit.ly/396eQzf
以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投資涉及風險。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