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幣領跑 能否動搖美元霸權?

評論 2021/07/12

分享:

分享:

紙幣在中國唐代發明,宋代開始流行,方便了攜帶,促進了交易,改變了世界。今天中國正再一次「重新發明」貨幣,令紙幣至少在內地迅速變得冗餘。主權數字貨幣競賽,中國領跑主要經濟體,在美國則掀起了美元霸權是否受到威脅的熱議。

10+1試點 毋須抽佣不可拒收

數字人民幣雖未有正式推出時間表,但試點正在遍地開花。數字人民幣去年下半年開始試行以來,當局已發出近2.7億元紅包供民眾領取試用。而繼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後,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也成為了試點,再加上明年2月北京冬奧,數字人民幣試點至今已形成「10+1」格局。

數字人民幣與比特幣(Bitcoin)等加密貨幣有本質差別。縱兩者都採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數字人民幣是央行發行的數字化法定貨幣,功能、屬性和價值都與實體人民幣一樣;比特幣等加密幣則沒有國家主權支持,可靠和受信賴程度有限,導致幣值可以瘋漲瘋跌。而且不少比特幣等加密幣市場參與者,最終目的都是炒高價格,然後兌回美元圖利,可見美元仍是歸宿,這些加密幣未有真正將金錢帶入數字化的時代。

與此同時,數字人民幣使用體驗雖然與支付寶、微信支付非常相似,但其實與這些電子支付服務也根本不同。電子支付帳戶與銀行戶口綁定,在數字人民幣出現之前,始終仍是交易銀行存款中的實體貨幣,而交易要經過銀行系統結算,幕後手續需時且繁複。支付服務亦會向商家抽取佣金,而商家可以選擇拒絕消費者使用,或在多種支付服務選擇之中,限定消費者只能使用那種。

相比之下,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直接發行的電子錢,交易操作與現金沒有分別,直接由買家從手機錢包拿出來交給賣家,不用經過銀行系統結算。這使得數字人民幣可以在沒有網絡下照常使用,兩部手機一碰即能過數。數字人民幣交易更不用抽佣,而這作為法定貨幣一種形式,發展起來配套到位後,任何人都不能拒收。

簡化交易降成本 方便基層使用

主權數字貨幣除可簡化交易和降低成本,還有潛力令更多人能夠享用金融服務。對於需要經常小額轉帳的人群,尤其是涉及跨境匯款的外來勞工,現有銀行體系便捷程度無疑尚有進步空間。世界銀行更指出,全球仍有17億人沒有銀行戶口。加勒比海群島國家巴哈馬去年比中國還早推出數字貨幣,當地央行稱地理是一大因素,數字貨幣解決了銀行因為成本考慮,不向偏遠地區人口提供服務的問題。

說白了,主權數字貨幣令政府派錢也容易得多,可以宣布之後即時實施,不用再額外花費龐大開支設計複雜系統,讓合資格市民爭着登記。

政府發行數字貨幣,更可實時確切掌握貨幣流通情況、消費與通脹等經濟數據,以制定更精準合適的政策。

倘可跨境使用 反制美長臂管轄

可以預料,主權貨幣數字化會是未來發展趨勢,在這場競賽落後的經濟體,會面臨隨住非主權加密貨幣興起而失去政策控制力的風險。政府如一刀切禁用虛擬貨幣,則會失去新科技帶來的所有好處。研究組織CBDC Tracker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超過60國正在研究、開發或流通主權數字貨幣。日本與南韓都打算在今年開始測試;歐洲央行也在研究推出數字歐元,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4月表示,過程相信需時4年。

對中國來說,推出數字貨幣更有戰略意義。中美惡鬥,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始終是美方一大籌碼。數字人民幣將來若實現跨境使用,則繞過了現時以美元為基礎的SWIFT國際結算系統,既有利保障貨幣主權、與俄羅斯等國推進去美元化戰略目標,亦有助抵銷以美元霸權為核心的美國對華個人或實體制裁,反制美國長臂管轄。

盡管數字人民幣跨境普及需要時日,短時間內仍難撼動美元霸權,惟中國是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去年出口總額接近2.6萬億美元,假如當中一部分不再使用美元結算,對美元需求也會有一定衝擊。國際交易美元結算體系,正是美國大量印鈔下貨幣仍不貶值的支撑;若數字人民幣成功在國際間普及,理論上至少會顯著削弱美國發美債養美軍、養美軍挺美元、挺美元發美債這霸權循環下去的能力。

當然,美國未有對數字人民幣袖手旁觀。就美國而言,任何對美元地位的挑戰就是國安威脅,只是美國國內就應對方法尚未有共識。有意見亦認為國際貿易格局不變下,美國單單推出數字美元,未必足以應對數字人民幣的挑戰。

美元運作良好 阻支付系統創新

美國聯儲局計劃夏季發表研究報告,評估開發主權數字貨幣利害。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稱,經濟運作暢順不只需要民眾信任美元,還需要他們對支付網絡、銀行與其他為貨幣提供流動渠道的支付服務有信心,聯儲局焦點在於確保支付系統安全有效、有利美國民眾和企業,同時擁抱創新。

但英語有道是「一樣東西沒壞就不要去修理」,美元結算體系現時運作良好,也許是美國支付系統創新的最大阻礙。聯儲局內部亦在爭論應否發行數字美元,專責監管副主席夸爾斯(Randal Quarles)6月底公開稱,美國發行主權數字貨幣的潛在好處不明,反而有削弱傳統銀行體系、可能受到網絡攻擊等風險。他認為,數字美元的優勢,可以由提高低收費銀行戶口普及率等其他途徑實現。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5月則表示,人民幣支付系統現代化、數字化,對提高人民幣地位和跨境使用會有一定幫助,但不是太大幫助。他強調,人民幣國際化更多取決於體制、政策上的選擇,取決於中國改革開放的進展,而非技術因素。

或者說,美國現在還有時間,仔細盤算怎樣方能更好地維持美元霸權,畢竟美元在國際結算使用率達88%,而人民幣目前只有4%。鮑威爾也說,美國在數字貨幣方面不用第一,只要做得對。不過,發行數字貨幣非一朝就能完成,美國如果一如既往的爭吵得太久,顯然並不明智。

主權數字貨幣競賽,中國領跑主要經濟體,掀起了美元霸權是否受到威脅的熱議。(新華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