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香港書展重開 李小龍展區呈現武神閱讀口味
因疫情而拖延了1年舉辦的「香港書展」終於重開,今年主題為「心靈勵志」,另有多場光影系列講座,但最有看點的可能是「文藝廊」中的「我們的快樂回憶--《兒童樂園》」及「不朽巨龍:李小龍傳奇80載」展區,後者呈現了一代武打巨星關於閱讀的品味,龍迷不容錯過。
書展重啟,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今年書展參展商數目達763家,較去屆增加0.3%,會場面積亦有所增加。他說雖然受疫情影響,但仍有來自英國及內地等地的出版社或機構參展,呈現多元的閱讀領域。
光影系列講座 張愛玲:香港的傾城之戀
今屆書展年度主題為「心靈勵志」,以鼓勵大眾透過閱讀相關作品及參與各類文化活動,豐富內涵。書展在本月將舉辦超過600場綫上綫下文化活動,包括多場光影系列講座,如「百年張愛玲:香港的傾城之戀」(講者:宋以朗、許子東)、「三個人的李小龍故事」(講者:章國明、吳貴龍、黃耀強)及「把光影化成文字--《家寶》與《幻愛》」(講者:蔣曉薇)等,戲迷想出席,便要留意講座時間。
今年書展亦首度新增「零食世界」專區,包括環球零食、朱古力及糖果工房等。此外,與書展同期亦舉行《運動消閒博覽》,匯聚多項運動體驗、消閒產品展銷等服務,買完書可順道遊逛。
李小龍閱芭蕾舞蹈家書 融舞道於武道
書展3樓展覽廳的「文藝廊」亦有3大展區,包括有「不朽巨龍:李小龍傳奇80載」、「我們的快樂回憶--《兒童樂園》」及「從心『書』發」。當然論人氣及話題性十足的肯定是李小龍展。除了是「武神」,李小龍亦鍾情閱讀,他家中藏書約2,500冊,內容涉及武術、哲學、行銷、人物傳記等,策展人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也借出部分展品,他表示:「其實李小龍生前亦有關於武術的著作,而在他過身後,其他武術的書籍、雜誌更是百花齊放。」
展中有張大相,是李小龍在書櫃前閱讀的留影,黃耀強作為資深粉絲,在其太太蓮達所釋出的書單中,重新搜羅其書籍,以重組龍哥的閱讀口味。「當中有介紹前蘇聯芭蕾舞蹈家雷里耶夫的書。眾所周知李小龍鍾意跳舞,更拿過全港cha cha舞冠軍。我覺得李小龍起腳的動作,跟芭蕾舞有點相似,像將舞道的姿勢融於武道的感覺。」
另外,書單中原來亦有Playboy's出版一套的party jokes書,黃耀強笑言可能是在美國的社交場合中,李小龍作調劑氣氛之用。「還有一本是拳王Jack Dempsey的傳記,因兒子李國豪很喜歡他,李小龍還寫信代兒向Jack索取簽名。」
展中還有李小龍的珍貴生活照片、畫像、絕版紀念品等藏品,資深收藏家吳貴龍出版過《龍影中華》、《龍影香江》等著作,也借出部分龍哥的生活照。「當中有他在1972年《精武門》首映前,在尖沙咀海運大廈停車場拍的照片,穿着西裝,但脫下後起飛腳仍可踢到好高。還有一架進口的開篷紅色Benz,李小龍駕着也型格至極。」
《兒童樂園》展 回到童年無憂歲月
至於另一展覽「我們的快樂回憶--《兒童樂園》」展區,則讓大眾重溫對香港幼兒文學影響深遠,陪伴數代港人成長的兒童讀物《兒童樂園》。展中有其漫畫手稿、50年代的創刊號、主編羅冠樵的畫作等等,展品極為珍貴。
《兒童樂園》於1953年創刊,經歷40多年而於1995年停刊,是香港最長壽兒童刊物,亦為香港首份以全彩色印刷兒童書刊。書刊內容涵蓋中國神話、世界童話、謎語、遊戲等,70後成長的都不會忘記書中「播音台」、「小圓圓」乃至「叮噹」等專欄,滋育人心。吳貴龍表示:「50年代很多新移民來到香港,兒童人口特別旺盛。當時星島日報、華僑日報也有兒童版,但滿足不到需求,這《兒童樂園》就應運而生,創辨人羅冠樵以中國傳統故事,教育小朋友有良好的品格。那時圖書館、小童群益會等一定有擺放這書,以吸引孩童,看完後他們相信也有一定的文字基礎。」
﹏﹏﹏﹏﹏﹏﹏﹏﹏﹏﹏﹏﹏
第31屆《香港書展》
日期:即日至7月20日
時間:7月14日及15日/10am至10pm(一樓及三樓展館)
7月16日及17日/10am至12mn(一樓展館)/10am至11pm(三樓展館)
7月18日及19日/10am至10pm(一樓及三樓展館)
7月14日至19日/10am至8pm(五樓展館)
7月20日/9am至5pm(全部展館)
票價:成人/$25、小童/$10(3歲或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免費進場)
地點: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查詢:www.hkbookfair.com
作者、責任編輯:馮柏偉
▲ 香港書展重開,當中的亮點有「不朽巨龍:李小龍傳奇80載」展區,呈現龍哥光影一生。(馮柏偉攝)
▲ 資深收藏家吳貴龍出版過數本關於李小龍的著作,對龍哥的軼事知之甚詳。「展中有李小龍拍過電影的場景相如《雷雨》、《孤星血淚》等,全與大明星如張活游、黃曼梨、白燕等一齊,所以訓練到好大膽,拍《青蜂俠》演技已很瀟灑。」(馮柏偉攝)
▲ 李小龍在尖沙咀海運大廈停車場拍的相片,昂首闊步極有氣勢。(馮柏偉攝)
▲ 這本《少林寺振強拳法與練習第三集》(左)為當年《龍爭虎鬥》的真實道具,持書一幕原為戲中情節,後來被棄用,之後片段再被放到電影《死亡塔》內。(馮柏偉攝)
▲ 李小龍書架中還有一套Playboy's出版的黃色笑話書,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說可能是龍哥吸收後,以作調劑氣氛的談資。(馮柏偉攝)
▲ 吳貴龍說李小龍很愛動物,家中也有養狗和金魚,拍攝《龍爭虎鬥》中與羅禮士對決而亮相的貓,在鏡頭後龍哥也會逗弄一番。(馮柏偉攝)
▲ 前蘇聯芭蕾舞蹈家雷里耶夫的書,也是李小龍的收藏,據林燕妮回憶,李小龍會看雷里耶夫的錄像,因龍哥很注重功夫的姿態美。黃耀強將書和龍哥的起腳動作相片並排,讓觀眾比較。(馮柏偉攝)
▲ 展中陳列不少李小龍的劇照,相當珍貴。(馮柏偉攝)
▲ 《兒童樂園》展有這個打卡位,50歲開外的人士應勾起不少回憶。(馮柏偉攝)
▲ 50年代的《兒童樂園》,主筆羅冠樵有深紮的水彩畫根柢,人物栩栩欲活。(馮柏偉攝)
▲ 《兒童樂園》內「小圓圓」的手稿,極為珍貴。(馮柏偉攝)
▲ 羅冠樵的小品選集,內有元宵佳節的畫作,小孩歡天喜地慶祝,那明淨簡麗的畫作,真教人懷念。(馮柏偉攝)
▲ 書展文藝廊還有這「從心『書』發」展,陳列阿濃、素黑等書作,當中還有沈祖堯,他曾寫過《不一樣的天空》一書以記載對抗沙士的經歷,展中還有當年的醫護衣服及N95口罩,在沙士前是沒有的。(馮柏偉攝)
欄名 : 本地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