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生態小學邁國際化 多元活動學好英語

副刊版 2021/09/01

分享:

分享:

疫情肆虐近兩年,對教育界影響尤大,半天上課、網課等,完全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當以上方式行之日久,令不少人重新思考小學教育的各種可能性。其中位於上水的金錢村何東學校,早於2018年就推行「童.真教育」,實施校本的「半日制」上課時間表。

「當坊間的學校都在鼓吹成績時,我們希望有一種學習活動除了可以教導學生,也能保持學習趣味,讓小朋友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吳毓琪校長道出學校教育理念的同時,也將「童.真課程」的核心清楚表達。

「童.真課程」的特色是上午安排核心課堂,即小學課程的中、英、數、常識、音樂、體育、視藝,下午則是一系列的「活動課」。「我們推行了好幾年,發展至今已經相當有系統,星期一至五每天不同,而且根據每個年級的程度和需要來設計。例如星期一的『童創藝術』,就是以啟發學生的創意、豐富他們的文化修養為主;星期二的『童村同樂』則安排了各種興趣班和活動,讓學生盡情探索自己的潛能和興趣;星期三的『童心天地』就是生命教育、班級經營為主,其中更有同學最期待的生日會!」

當社會風氣普遍都在追逐成績,吳校長和團隊卻堅持讓學生學得多元、學得愉快,原來因校長早對「全日制上課」深有體會。「我在教育界工作了二十多年,這些年來的觀察和研究都令我更肯定,學生,尤其小學階段的學生,愈是催谷愈會對學習生厭,成效也愈低。很坦白,成人連續上3個小時的課也會精神不振,小學生怎可能從早上到下午都聚精會神地聽課?」

比鄰濕地發展生態教育

事實上學校推行「童.真課程」幾年來,不只家長認同,老師也發現學生的投入度大增。校長更笑言:「前段日子不能上課,學生們都非常掛念學校,很想快點回校上學,因為有得玩!」能夠讓學生愛上學校,相信對老師、校長來說,最是欣慰。

金錢村何東學校得天獨厚,比鄰香港現存最大片、最完整的淡水濕地--上水塱原濕地。有見及此,教師團隊配合地理優勢,發展出學校獨有的「生態教育」。其中負責的蕭老師指:「自從我們在校園內做了綠化後,周邊很多留鳥和季候鳥都相繼來到學校。例如紅耳鵯、白鶺鴒、亞歷山大鸚鵡、珠頸斑鳩等,甚至更會見到松鼠呢!」

歐洲教育界盛行的「森林學校」,原來彈丸小城同樣可以實行,且更貼合本地特色。一方面進行大自然教育,另方面同時讓學生認識本地生態、環境保育概念。「我們將校園其中一條走廊設計成『何東生態走廊』,掛着校園內常見小動物的圖片及介紹,既有趣味又生活化。」走在校園內都似在動物園遊覽,難怪同學們都那麼愛學校。

今年老師們再添新猷,設計了一本只此一家的「尋寶手冊」。「這本『花鳥蟲園學習紀錄冊』,記錄了能夠在校園內看見的各種雀鳥、花蟲,我們將圖片印在手冊上,有樹木、鳥類、昆蟲等,旁邊均註有名字和特徵,更標示了校園內的常見位置。」手拿這一本小冊子,同學可以在校園內按圖索驥,就像拿着藏寶圖去探險般。

學生能夠通過親眼看見、親身感受各種動植物去學習,比起只依靠教科書或網上的圖片,印象自然更深。而且不只學生難忘,作為校長也同樣對於校園內各種「小客人」驚嘆不已。「那次我看見校園樹上有一巢鳥蛋,便三不五時去查看,有時遇到大雨或打風,更會非常擔心。當看見那些小鳥全都成功破殼出生,那種感動真的令我感受很大!」

全校老師考畢劍橋試

積極發展生態教育的Happy School不等於不重視學術,金錢村何東學校在英語教育方面尤其用心。吳校長指:「全校的老師都已通過劍橋英語考試,獲全球通行的英語教師資格認證,屬香港首例。而且學校亦與GPEX尊迪奧國際教育機構維持構緊密合作,合辦『英語教學先導計劃』,從各方面向英語教育國際化的目標邁進。」

校長如數家珍地介紹:「我們的英文課堂會同時有3位老師任教,師生比例非常高,而且不只是單純chalk and talk地教,會更活潑和有趣。如低年級會以唱遊的方式教學生唱英文歌、分小組增加互動;高年級就會到幼稚園去做『大哥哥、大姐姐』講英文故事。而且我們經常走出課室進行教學活動,當小朋友離開原來的座位,去到戶外,會更放鬆也更放膽說英語。」看得出學校積極善用自身的空間優勢,從不同方面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當用心。

吳校長明白,學習不只局限在學校,因此更關顧學生回到家後如何將學習延伸。「我們邀請父母一起參與,如當老師教了學生某些英文故事,家長便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溫,或請孩子為父母朗讀。久而久之,親子之間養成一起閱讀的習慣,而且家人的共同參與,也會令小朋友的英語學習更事半功倍。」

﹏﹏﹏﹏﹏﹏﹏﹏﹏﹏﹏﹏﹏

圖片:程志遠、受訪者提供

作者:王嵐

責任編輯:李越樺

吳校長形象活潑親切,和學生打氣一片。

學校佔地不小,有草地、小溫室外更有種滿白菜的有機耕種菜圃,貫徹「生態教育」。

校內中心有一大片草地,更有顏色繽紛的遊樂設施,氣氛活潑。

「童.真課程」中的明德學堂讓學生參與不同的社區服務。

近年學校積極提升英語教學,尤其重視英文閱讀。

金錢村何東學校位於上水,吳校長(中)與辦學團隊主席侯福達(左)和校監侯悅煥共同帶領學校發展。

校園走廊掛起小動物的介紹橫幅,形成一條「生態教育廊」,趣味又富教育性。

學校不時與各機構合辦活動,冀學生從體驗中明白弱勢社群的難處。

學校的英文課程不局限於教科書內容,注重活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