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協獸醫解析寵物針灸原理 毛孩都有濕熱寒底?

副刊版 2021/09/21

分享:

分享:

寵物醫療近年趨向多元化,香港愛護動物協會(SPCA)於1998年已推出寵物針灸服務。組織的獸醫楊巧兒(Anita)表示:「人有經脈穴位,其實貓狗都有,只是看會否用得上。」寵物針灸的原理是甚麼?如何以中醫角度診斷毛孩症狀,不如聽楊醫生講解一下。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下簡稱愛協)的Anita是少數擁有針灸證書的獸醫。Anita在香港和澳洲長大,後來考取了英國劍橋大學獸醫學士資格,但她說:「獸醫在醫寵物的長期病患如腎病、心臟病上,治療方法有其局限性,藥物上如止痛藥『係得咁多』,控制不好牠們會咳或會嘔,所以看在西式診治外有否其他選擇。針灸在很多病例上都可使用,副作用也較少。」

後來Anita在澳洲唸了一個為期1年半的獸醫針灸課程,「讀番書」的她說中醫跟西醫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概念。「由細到大的獸醫培訓,是了解病情再斷症,最簡單西醫對脾臟功能的理解,跟中醫經脈中『脾經控制甚麼』,兩者截然有別。所以學中醫時要『壓住西方科學的想法』,嘗試了解中醫背後的理念如五行和陰陽,學其斷症之法。」

抽筋貓咪 針灸後療效較佳

以針灸行醫以來,Anita說有些個案份外難忘。「譬如一頭兩歲大的貓貓,一星期抽幾次筋,獸醫們都難以控制。對貓咪來說每抽一次筋,都是四肢用力拉扯、不斷嗚叫的過程,主人去到一個想放棄的地步,亦考慮讓牠安樂死。但中醫認為抽筋是有風停留在身體,繼而上了腦部,故要補血和祛風醒神。嘗試針灸後,牠的情況有所改善,變成一個月抽筋幾次,再到幾個月都無抽筋,也看到中藥及針灸的療效。」

Anita說外國人學針灸,穴位都編了英文和數字:「如GV20是頭頂的百會穴,施針後有定神之效,寵物年紀大睡得不好,這穴都可用到。其他如足三里這穴位,人都成日會用,對胃痛、胃脹氣有幫助,亦能袪濕補氣,也是貓狗都會用的穴位。」

動物針灸最大的難處,是牠們不會坐定定讓你針。「那要與主人商量,甚麼方法能讓她最舒服,如連着一張牠至愛的床仔,或主人於大腿上抱牠等,務求讓牠在最relax的情況下施針。」關於一些動物針灸的常見問題,再由Anita介紹一下:

1)寵物中醫跟西醫在診斷、治療的方法上有甚麼不同?

獸醫一般會先以西醫角度看臨床症狀,如果是急診、需要手術治療、寵物感受到痛楚或有生命危險等情況,會建議主人先帶寵物去看西醫,盡快為寵物提供適切治療。其他非緊急情況,如情緒、腸胃、皮膚、關節等引起的毛病或慢性疾病,可用針灸、中藥、食療來調理和改善。特別是年紀大或患多重疾病的動物,長期吃西藥或對身體帶來負擔,中醫可作為輔助治療或另一種選擇。

2)怎樣透過「望、聞、問、切」去知悉寵物的脈象和辨認「熱底」、「寒底」等體質?

獸醫在評估過臨床症狀,確定寵物適合看中醫後,會先問症,中獸醫會觀察動物氣色、動作、體態、毛髮光澤,了解動物身體狀況;透過聽覺與嗅覺,觀察動物呼吸聲音及氣味;詢問主人動物各種習慣和患病情況,以寵物嘔吐為例,我會問主人發生症狀的時間,寵物是用力嘔吐還是感到反胃,嘔吐物的顏色等;「問診」後,獸醫會再透過「望診」例如看寵物的舌頭顏色、觀察皮膚狀態和「切診」替寵物把脈和摸穴位等,去診斷是不是經脈或身體出現問題。毛孩動脈血管在大腿內側,所以獸醫會按牠們大腿內側的動脈以探察「脈象」,初步了解毛孩體質,有否濕氣重、陰虛、血虛等問題。

動物也會有手腳冰冷,或者身體某些位置比較熱的情況,加上把脈時亦有「浮」、「沉」、「濕」、「塞」等脈象,所以獸醫中醫也有「濕熱」和「熱氣」等的概念。例如有些動物的脈搏跳動「順滑」,像波浪,這是濕氣重的脈象,要用力按才能感受到脈搏,代表體內「積濕」,有可能是脾陽虛所致,令牠容易感到疲倦,亦容易肚瀉。

3)如何調配適合每隻不同體質的寵物用的中藥?會用草藥和食療嗎?又是如何服用呢?

愛護動物協會的診所用的是混合了多種中藥成分的中藥粉配方,這些中藥粉是動物專用。主人在餵藥時,可以把藥粉放進膠囊之中淡化藥味,再混入零食或乾糧之中,亦可把藥粉開一口分量的水,再用針筒擠進動物口中。主人必須根據獸醫指定的劑量及餵藥,以確保服用的安全性。

4)寵物中醫的療程會否比西醫的療程長?

一般腸胃、皮膚、情緒、骨、關節、及長期肝、腎問題等都可以透過中醫治療。中醫要用較多時間才會見效,例如穴位閉塞的問題,在一次針灸治療打通了一個穴位,下次可能又會因為身體其他症狀而出現閉塞,所以需要持續治療,但同時是為寵物養生保健的方法。

5)所有寵物都適合中醫治療嗎?甚麼疾病適合中醫治療,是不是長期病比較適用?

有一些寵物接受西醫治療後,症狀未能「斷尾」,主人便會嘗試中醫治療,作為額外的輔助治療,例如腸胃問題等,從中醫角度來看,可以從食療入手,為寵物因應體質設計餐單,配合針灸治療,就能改善情況。例如是身體上的痛症、脊椎問題或關節問題等。

6)針灸的話,寵物的經脈穴位是否跟人一樣?

大部分的寵物體形比人類小,但很多人類的穴位,動物也有,而且治療效果相同,尋找動物穴位時,獸醫會在骨骼凸出或肌肉間的凹入處找出相關穴位。

人類常用經絡、穴位共有300多個,當中有100多個常用於貓狗身上,貓狗身體構造不盡相同,根據牠們的常見病痛,也有一些常用針灸穴位。

作者、責任編輯:馮柏偉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的獸醫楊巧兒(Anita)本身考取了劍橋大學獸醫學士資格,但西醫在用藥上有其局限性,因而研究西方診治外有否其他選擇,故學習針灸以助動物治病。(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大部分的寵物體形比人類小,但很多人類的穴位,動物也有,當部分病痛西方獸醫無計可施時,也可考慮使用針灸。(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跟人做針灸一樣,獸醫把細小針頭(毫針)插入動物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針灸過程大約 10 至 15 分鐘,視乎毛孩病情,每次施針數目不同。(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獸醫會為毛孩尋找穴位再行施針。(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Anita 說動物主要用到的穴位都在背上:「不同人類針可施在肚上,動物好難叫牠反轉個肚讓你針。」(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人類常用經絡、穴位共有 300 多個,當中有 100 多個常用於貓狗身上。(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動物針灸最大的難處,是牠們不會坐定定讓你針,主人可帶毛孩常用之物如毛巾、公仔等,總之能讓牠們感到舒服就可。(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動物的腳爪部分,也有不少穴位可施針使用。(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愛協使用動物專用的的中藥藥粉包,以及針灸針。(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不同長度的針灸針也會施諸於動物上,「用針直接刺激穴位效果最好,其次用艾草溫炙、或用電筆甚至用手按壓都可以。」(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