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兩大方向 看智慧旅遊的煉成
發展智慧旅遊需要大量技術支援和跨界別合作,然而本港無論在硬件配套、科技應用,或跨界協作方面均未如理想,當局應借鏡其他旅遊城市的成功經驗,制定改善策略。同屬傳統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巴塞隆拿和阿姆斯特丹,在數據開放及管理、官民商學協作的經驗,便可為本港帶來啟示。
方向一:數據開放和管理
智慧旅遊涵蓋各種資訊科技的應用,其中數據是「智慧」的基礎,卻是本港較弱的一環。
香港旅遊發展局於2018年9月推出首個官方旅遊着陸網站「遊@香港」,為連結各關口免費Wi-Fi的旅客,提供往來旅遊熱點的旅遊資訊,惟相關網站資訊並不全面,旅客若想獲取更多資料,便需要到其他網站查詢,未能做到一站式服務。
另外,有本港學者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旅發局提供的統計數據,與學者所見的大數據存在落差,箇中原因或與旅發局主要透過問卷或面談收集旅客數據,方式與大數據不同有關。這反映本港欠缺統一數據收集和分析平台,無法將不同來源的數據整合並加以應用。
設旅遊觀測站 整合各方數據
反觀巴塞隆拿,當地政府於早於2017年設立「巴塞隆拿旅遊觀測站」,以收集4個旅遊數據統計專業組織的數據與資訊,包括旅客背景與行為、可持續旅遊指標、網上旅遊聲譽、特定產品與市場研究等數據,並將之轉化為實用資訊,以便政府與業界分析及監察旅遊活動,並定時公布分析報告。
當地亦設有旅遊流動計劃,根據機場、港口、市政服務和警方提供的數據,每月預測旅遊活動的情況,並提醒相關人士哪些日子屬於旅遊高峰期,以及哪些地方為熱門地點。當局又訂立地區旅遊管理計劃,每月公布每日旅客數目推算結果,並列出當月涉及多於一萬人的活動,當系統推算某天會多於7萬人聚集,便會顯示紅色警告,通知民眾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
當地亦有利用資訊科技與電話應用程式,向旅客提供即時旅遊資訊,如文化、體育活動的舉辦時間,幫助他們安排行程。
推虛擬數據卡 實時收集旅客足迹
為加強收集數據,智經建議政府可向旅客提供虛擬數據卡服務。旅客只需下載虛擬數據卡,並容許政府收集和分析瀏覽記錄、移動路徑、逗留時間等不涉及個人私隱的資料,便可在旅程中隨時連接網絡。虛擬數據卡有助政府實時收集、分析甚至預測旅客行為、消費偏好、旅行足迹等數據,並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作更深入的客流分析及預測,從而協助制定措施。
智經亦建議當局推出手機應用程式,整合各政府部門官方網頁提供的旅遊資訊,建設一站式旅遊服務平台。
方向二:官民商學協作
智慧旅遊目的地強調跨界協作,涵蓋公營、私營、學者、專業人士及民間各持份者。
在這方面,近年港澳分別就大灣區的智慧旅遊發展舉辦論壇,並邀請香港、內地及澳門等學者、研究人員和旅遊業界代表,共同探討大灣區智慧旅遊和大數據領域的最新發展,以及行業迎來的機遇與挑戰等前瞻性問題。
跨界共同研究 改善旅業管理
惟跨界協作的重點,是將討論成果實踐,本港在鼓勵各持份者交流的同時,應設法推動更實質的協作。阿姆斯特丹研究機構「The Amsterdam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etropolitan Solutions」,便集合公、私營、學術機構協作,共同就城市發展議題進行研究,以改善當地旅遊業的管理,研究議題包括探討如何進行負責任的城市數碼化,強調應用AI、大數據、機械的同時,需要顧及公眾參與、社會宜居水平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當地政府又聯同荷蘭及歐洲多間大學,合作制定可持續發展旅遊業指引,給予當地居民和其他持份者更積極的角色。
一比一配對資助 增協作誘因
本港當局若要促進跨界協作,其中一個方法,是透過一比一配對資助,為有意進行數碼轉型的旅遊機構提供支援,並借此創造實驗環境,讓不同界別的持份者於社區情境中,共同設計、試驗、開發和改良智慧旅遊產品或服務,例如透過鼓勵民間推展「沙盒」實驗,在規範場地或空間內進行項目創新。
由於計劃採用配對形式提供資助,料可加強各方參與和協作誘因,並鼓勵市民、旅遊業界、創科專業人士及學者等提出創新意念,進行實驗計劃。
踏入數碼時代,資訊科技的應用將愈趨廣泛,旅遊業亦要與時並進,本港有必要擬定策略,加強大數據、AI、物聯網等科技應用,促進本港旅遊業與世界接軌,提升競爭力。
▲ 資訊科技應用愈趨廣泛,旅遊業亦要與時並進,本港有必要擬定策略,加強大數據、AI、物聯網等科技應用,促進本港旅遊業與世界接軌。(資料圖片)
欄名 : 評論
機構 : 智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