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投資潛力深不見底 一文掌握關鍵重點

特約 15:00 2021/11/24

分享:

分享:

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伙拍美國藥廠輝瑞(Pfizer),成功研發首款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復必泰(Comirnaty)並獲全球各國爭相下訂單購買使用,使這間本來寂寂無名的生物科技公司聲名大噪。近時湧現的生物科技投資熱潮,究竟有甚麼需要留意的關鍵因素?

跨行業生物科技熱潮

生物科技泛指糅合科技和生物系統來製造予人類使用的產品,一般人最熟悉的應用範圍是醫藥,如疫苗、標靶藥等,這也是應用價值最高的行業。Grand View Research今年4月發表的報告預測,2021至2028年全球生物科技市場價值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5.8%,到了2028年市場總值增至2.44萬億美元。由於新冠肺炎肆虐,醫藥應用佔了2020年生物科技市場近一半份額。至2020年為止,北美佔了44.2%市場份額,而亞太地區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6.8%,增長潛力幅度驚人,報告估計中國和印度政府未來有望推出更多政策鼓勵醫藥用生物科技發展。

除了應用在醫藥方面,其他應用生物科技如基因改造食物也於近年大受關注,現時主要的糧食農作物中已經普遍採用基因改造技術。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今年7月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基因改造農作物市場總值於今年將達214.7億美元,較去年上升6.9%,至2025年市場總值將增至2950億美元。北美洲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改造農作物市場,亞太區緊隨其後;而在2020至2025年之間,預期亞太區的市場總額每年平均增長率為7.3%,較北美洲快,可見亞太區市場甚有發展潛力。

為了解決傳統塑膠被棄置後影響環境的問題,有公司研發能夠短期內生物分解或利用可再生物料製塑膠,減少處理塑膠垃圾的成本,降低污染。European Bioplastics的數據顯示,包括生物分解及不可生物分解的生物基聚合物的全球產量,2020年達到2.111萬噸,預計2025年將升至2.871萬噸,當中生物分解塑膠的比例逐年上升。以上種種可見生物科技的本質是用於改善人類生活和四周環境,那投資於生物科技研究有什麼要留意的地方呢?

投資生物科技須有耐性

生物科技研究花數年至數十年研究才會看到成果或者投產變成產品是等閒之事,因此大型投資者投資生物科技均願意投放時間,不會追求三五七年便立刻得到投資回報。對於偏向保守的投資者而言,除了派息回報穩定的高質素企業債外,亦可以考慮在投資組合內加入生物科技股票或相關ETF。

生物科技涉及人類命運,而投資能否化為成果,最關鍵的一環是能否得到各國政府或監管部門認可。投資於生物科技的投資者除需要了解相關產業的研究方向及前景外,最重要是不時留意政府政策是否客觀上鼓勵或利好相關研究,以確保這項投資向着正確可行的方向發展。生物科技籌疇甚廣,以上只是舉出極少數例子作參考,投資生物科技與資訊科技一樣,具備長遠的增長潛力,所以投資者須視乎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去考慮,不要盲從潮流。

滙豐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廣泛的基金選擇,方便迎合不同的風險胃納及投資目標。新滙豐卓越理財客戶更尊享0%首宗基金交易認購費優惠,了解更多:https://bit.ly/3nNEG36

投資涉及風險。此資料並非及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理財產品的要約,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您應就本身的投資經驗、投資目標、財政資源及其他相關條件,小心衡量自己是否適合參與任何投資產品。以上服務受條款及細則所約束。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