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港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 周華山:社會要關注太早退休的問題
作為香港人,甚麼都要贏,贏在起跑綫上,贏在提早退休,可有想過人類壽命愈來愈長,更何況積蓄總有耗完一日。自在社的創辦人周華山說:「香港人平均壽命是全世界最長,若退休仍是65歲的話,最需要處理的原來是退休後的生活和情緒問題。」
退休生活是甚麼模樣?從周華山口中所說是整個社會必須關注的嚴重問題。
「香港人平均壽命是全世界最長,女性87歲,男性是82,到我們這一代大概是90歲,若然退休是65歲的話,問題便會出現,他/她們於社會上一生的奮鬥,風光過,到60多歲便隨着退休而直綫下滑,鬱鬱而終,所以最需要處理生活和情緒上的問題。」
「從生活質素、心靈質素和情緒質素都要作出調整。我現在做多些免費短片,提供大量關於心靈情緒溝通等資訊,讓大家可以廣傳幫到更多人。希望大家處理自己,始終心念創造實相,意向導致結果。」
退休無期限
周華山是自在社創辦人,曾經有訪問提及60歲的他是一位退休教授,但他總是東忙西忙,目的為宣揚正念,但究竟他是退休了?還是另有打算?
「我不算退休,但也不是full time job。」如同退休生活並非生活停止立即無念,也視乎每個人的追求而不同,他的自在社是一間非牟利機構,目的為社會的迷途小羔羊作引導,畢竟他也曾是過來人。
「我1962年出生於100呎的板間房,成長經歷過最貧瘠的香港,到六、七十年代經濟逐漸起飛,八、九十年代飛黃騰達,香港成為亞洲區第二大金融經濟中心,我們好富貴,好勁……」然後一場金融風暴、沙士,一浪接一浪衝擊香港的社會環境,同時也有着港人的自尊心。
「回望2003年沙士是一個好的機會摧毀香港人的驕傲和自大。」當然,低處真的未算低,近年社會氣氛,再加上疫情爆發,亦感到香港社會環境更是嚴峻,而他所辦的課程也完全停止,於是決定拍片開解大家。他記得第一條片發布,得到300多人分享和幾萬個讚,當下,他才感到香港人真正大崩壞了。
「香港人內裏是那麼desperate,大家都不知所措,表面好風光,內裏很虛。」有見及此,幾日後,自在社內部委員開會通過撥出一年20萬經費來製作心靈短片。
「雖然大多都是義工,但也要象徵式給幕後製作酬勞。現在拍了兩年,我渴望香港人可以集體升level。既然已發生,值得勇敢去面對,是一個集體轉型、覺醒的最佳契機。我們不是去否定名利權色,而是希望善用這次衝擊,因禍得福,令到心靈和靈性有所成長,開始放輕名利物質。我不是完全正確,只想提供一些可能性方法。因為不要帶着憤怒去對待跟自己不認同的,而是愛。」
迷失的過來人
當然,他明白若那麼容易放得低,人人都已立地成佛,而他惟有身體力行過着不重物質的生活,只因他也曾是迷失的過來人。「我現在已習慣極簡樸的生活,一個月總開支2,000元,是風光時的十分一,其實一切都是習慣來,快樂是習慣,痛苦是習慣!」
他坦言以前很放縱自己,而且目中無人,衣着趨時經常花枝招展,出入五星級酒店,還是找不到他的真正快樂,只因身邊一個真正朋友也沒有。他埋首去做不同文化研究,曾去到摩梭女兒國,讓他開始反思甚麼叫快樂。「跟香港是兩個極端,由那刻開始,我知道有些東西值得我去學習。」
另一位給他打開快樂之門鎖匙的人,是一位見道大師。「當初我想開自在社,他已跟我說這是等於自殺,其時不知自己ego好大,只想證明自己幫到人。」其中讓他最大得着是如何作為一個助人組織的領袖,中間也是一種道與術的修煉。
「因佛家有一樣觀念,佛陀是無名無相,為導你學懂一個道理,會呈現成一個你憎恨的人去鬧醒你。把他當成佛陀,是不會要改變他,但自己心態即刻改變!因我不再是我,不再認同自己感受,跨越了自己生命維度層次,於是那刻周華山給人罵,那些挫敗感完全不重要。自己不會給力量去讓它繼續發酵,明白自己做該做的事是甚麼。」
現在,他仍朝着凝聚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一起學習和成長,貢獻社會,而不是改變其他人,改變是帶點批判,會變成對立……」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不同關係,但要懂得燃亮別人生命,首先自我療癒,放下批判和投射,帶着清淨的慈悲心,從中周華山集各家正念之大成而結成一個《華山秘笈》療癒課程主題。
「在心理學上,因沒好好處理童年所受創傷憤怒,會在不知不覺間帶着它來處理人際關係。《華山秘笈》的內在小孩,是做自己心裏面最好的雙親,去照顧曾受傷害的內在自己。我也經常跟其他家長說,孩子幫你找回第二個童年,他恍似是你的菩薩引導你去成長。」
青春和退休未必可兩次,但給你第二次機會去學習,應該可以修正吧!
﹏﹏﹏﹏﹏﹏﹏﹏﹏﹏﹏﹏﹏
圖片:湯致遠、被訪者提供
作者:黃鑑江
責任編輯:招美寶
▲ 【認識周華山】香港教育者、學者,非牟利慈善團體「自在社」的創始人。英國約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教授社會學與心理分析。推出過 30 多本文化研究著作,2004 年起開始研究提升心靈健康的培訓課程。2006 年 9 月創辦「自在社」,提供系統化的身心靈人才培訓。2009 年,周華山把「自在社」由個人獨資改為政府註冊的非牟利慈善團體。
▲ 打坐禪修是他每日必做的修行,用以訓練和提升正念。
▲ 周華山(前排右一)一家七口,貧困家庭成長,曾經以賺錢為目標,卻失去了原本真正的快樂。
▲ 1999 年開始去摩梭女兒國,因眾生為母的心態,所有人皆是自己的兒子或母親,即使貧窮,但不分你我的親密才是真正快樂。(黑白圖片)
▲ 家中甚少擺設,最多只是一念之間和頌缽。
▲ 他生活簡樸,日常穿着的褲子全掛在牆上。
▲ 不能開課上堂的日子,每天是為面書專頁拍攝短片,現在差不多拍了 700 多條短片。
▲ 可以用一眼盡見形容他的住處,他覺得有需要的才花。
▲ 衣食清簡,食物大多是五穀類,廚房沒有其他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