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

副刊版 2022/03/29

分享:

分享:

上海疫情上周沒有好轉,甚至是個人經歷中,此城最蕭條的一段日子。因為全方位的核酸排查(實則上已算全民檢測),不同區域的居住區或屋苑仍有全面封閉的,有朋友一周內已做了五次核酸。管理的人說,每二十四小時檢一次,若有發現,小區還是不能開。有些時候,就是做了第一次之後,第二次因受檢人數低於上一次,於是又再要求全部人檢測。

路過無人街角,最多人結聚的戶外地方,就是公園的臨時檢測站,早上都有幾百人在排隊。不是大家盡量留在家中嗎?勞動階層還是要開工,主要是飲食業、快遞員、保安、運輸、街市和部分仍開店的員工,因為他們都需要有四十八小時內陰性報告才能上班出入,所以每兩天就去排隊做一次。

整套防疫政策依然緊張,但不知是否為了紓緩氣氛,官員是口氣上鬆了些,說既要控制疫情,同時也得保住基本生活及中小企的存活平衡。因為這半封的狀態,維持愈久,很多市民都說迫得瘋了,情緒波動很大。尤其是傳閱極廣的幾宗陽性無徵狀者的留院紀實,更使人心生恐懼。

因為據親身經歷者所言,整個過程相當無奈。最初被發現是陽性後,當局會通知你將安排入院,但一般是凌晨才有醫護車接你走,也不告訴你去哪。等去到某間醫院,先又要在大堂等一輪,因根本未安排好病房,包括有其他長期病的老人,都只能睡走廊。到可以入到病房派到床位,才發現,過了三幾天,除了有三餐之外,是沒醫護人員照料及再跟進檢測的。那即是說,這基本上不是一次治療程序,而更多是一種數據上的人頭清零,只是把疑似患者從社會上帶走。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