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

副刊版 2022/05/03

分享:

分享:

看數據,「港樂」主題演唱節目《聲生不息》的播放率不錯,內地社交媒體也有一定討論。較特別的看點,應該算是第一次,有那麼多香港歌星一同參加內地的綜藝演唱節目,而且節目中能聽到那麼多港式廣東話對話(因有真人騷環節)。其實也看到香港的娛樂工業,從人到製作方式,將要如何向內地的風格靠近。

從命名先講起,其實香港不叫自己的粵語流行歌做「港樂」(之前這詞是用來稱香港管弦樂團),哪怕是在內地,「港樂」這稱呼,流行起來也不是很久的事。不過,近年因為興起重提香港流行文化,於是跟港片一樣,港樂成為一個娛樂類型,充滿懷舊氣息。但不得不承認,就算接觸到的九○後,不少雖是從父母輩的口味中開始聽香港歌,但當中確實不乏粉絲。相比近年發展確大不如前的內地樂壇創作,香港歌在質量和歷史感上,還是頗多優質作品。

表面上是綜藝節目,看到背後有廣電總局及中聯辦的參與,片頭和過場,不乏回歸、中港融合等信息。一開場,一些香港歌星出場自我介紹,說是來自中國香港,當中的意圖非常清晰。事實上,在司儀的普通話版本中,直接也說出這是一檔獻禮式綜藝節目。

在之前的宣傳中,訪問填詞人(當然不會出現近二十年最重要的香港詞人),鄭國江也襯合主旋律地說:「我的詞中展現的是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盧國沾寫的是中國人的民族大義,而黃霑則是傳達中國傳統思想。」

演出歌手方面,林子祥和葉蒨文同台,當然有噱頭,白髮老人台上都能唱得起勁,內地罕見。另外一直有留意,香港還可有新的年輕歌手在內地走紅嗎?○○後炎明熹以人氣和實力而言,確是最有可能的一個。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