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放大短期數據 無助MPF長綫投資
近期市況波動,難免對強積金(MPF)投資造成短期影響,在市場不明朗的環境下,積金局有責任反覆不斷提醒強積金計劃成員要冷靜應對。我們留意到市場上幾乎每隔數日,便會有機構發表強積金按季甚或按月投資表現的報告,計劃成員在接觸林林總總的資訊時,必須要謹慎思考,以免受有關資訊所帶來的恐慌情緒影響,而作出倉卒投資決定,這對計劃成員百害而無一利。
受恐慌情緒帶動 恐致損失
近日有一所提供強積金數據的研究機構發表文章,提及強積金4月份單月及今年首4個月的表現,在引述客觀數據之餘,加插過分渲染的形容詞,例如「歷年最慘烈的首4個月開局」、「兩年積蓄煙消雲散」等。
作為專業、客觀和持平的研究機構,使用這些情緒化的評論,不單有譁眾取寵之嫌,更會令人誤以為強積金投資猶如投機短炒般,賺蝕在乎一、兩個月甚至一、兩日的價格升跌,與強積金設計原意完全相違背。這些誇張措辭只會令計劃成員被嚇倒,無助強積金作為長綫退休投資的部署;更甚者,一旦計劃成員因而作出不理智的投資決定,「低賣高買」,更會蒙受損失。
事實上,每個計劃成員的情況及需要各有不同,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風險承受能力亦不一樣,強積金投資須基於各項因素而作出選擇或調整,不宜以個別報告或指數一概而論。
強積金制度設立的目的,是協助打工仔建立持之以恒的儲蓄紀律,透過具有風險監控的投資方案,為他們的退休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強積金透過定期供款,加上複息效應及平均成本法投資,為計劃成員累積退休儲備,是一種審慎的理財技巧,長遠而言可將購入基金單位的成本價「拉勻」,緩和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長期回報的影響。
投資期長 勿過度專注短期升跌
強積金投資期可長達30、40年,期間無可避免遇上金融市場的短期升跌,而過去21年,投資市場經歷了多個周期,強積金共有14年錄得正回報,而錄得負回報的年度,其後往往能夠回升,甚至超越原來水平。
積金局一向不鼓勵計劃成員過度專注短期的市場升跌,計劃成員若有興趣了解強積金的中、長期數據,可瀏覽積金局網站的「強積金基金平台」,當中包括強積金的累積回報及年率化回報,前者反映個別強積金基金在某段時期的實際回報,後者則把投資年期及複合效應等因素計算在內,方便計劃成員與通脹率、銀行年利率等常用指標作客觀比較。
至於缺乏投資知識或時間管理強積金的成員,則可考慮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DIS分散投資於環球股票及債券市場,收費設有上限,並設有「隨齡降險」的自動調節機制,是一個便捷的現成投資策略。
▲ 強積金投資須基於各項因素而作出選擇或調整,不宜以個別報告或指數一概而論。(資料圖片)
撰文 : 鄭恩賜 積金局署理行政總監
欄名 : 評論‧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