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東盟企業海外上市 港成首選
隨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今年1月1日生效,加強區內經濟一體化,促進亞洲項目對資金的需求,特別是東盟企業在內地、或是內地企業在東盟區內的項目,而香港的定位正可為企業提供滿足雙向融資需求的理想平台。
多元金融市場 高效靈活融資
香港貿易發展局與建銀國際合作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為東盟企業理想的海外上市地點。現時,已有超過80家總部設於東盟地區的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上市企業數量冠絕非東盟股票市場。這些在香港上市的東盟企業,涵蓋多個行業,包括非必需消費品、房地產和建築、資訊科技和工業業務等,總市值達153億美元,意味着對於不同行業和規模的東盟企業來說,香港都是最受歡迎的海外上市地點。
報告特別提到香港吸引東盟企業的有利因素,包括其多元化且活躍蓬勃的金融市場、為海外投資融資項目提供高效靈活的專業服務、容易接觸到多樣化的金融及策略性投資者社群、通往大灣區以至內地的橋樑、有力的監管系統,以及與東盟鄰近時區帶來的便捷。
為求進一步迎合東盟企業的需求,同時提升香港作為企業海外上市中心的地位,報告中的部分受訪者建議,香港應加強在東盟國家的推廣,以提高當地企業對香港的認知;事實上,部分東盟企業明顯需要進一步了解香港上市機制,以及相關政策的最新發展。
加強推廣優惠 連接東盟內地
報告中的受訪者指出,在東盟地區,除了消費品及相關服務、採礦及大宗商品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主要行業外,一些正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包括生物科技、高科技企業和金融科技,亦充滿發展潛力;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投資因素在東南亞亦愈趨重要。
受訪者認為,香港通過優化海外發行人上市機制、新設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機制,以及為房地產投資信託企業提供的上市優惠等,將可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東盟主要和新興行業上市首選地點的地位。而且,香港對於東盟集團對ESG投資資金日益增長的需求亦應付自如,處於有利地位。
作為東盟國家與內地之間的重要樞紐,香港亦可透過加強與東盟國家交易所的合作,促進東盟企業來港雙重或第二上市,讓各方可更有效地捕捉持續增長的機會。
報告亦探討馬來西亞企業在海外上市的情況。在非東盟的主要證券交易所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馬來西亞企業數量稱冠。馬來西亞企業視香港為進軍中國的重要跳板,隨着當地的經濟增長和區內經濟進一步一體化,其快速增長的信息技術領域和初創企業,都有可能通過新設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機制,成為有潛力將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企業。
▲ 已有超過80家總部設於東盟地區的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上市企業數量冠絕非東盟股票市場。(資料圖片)
撰文 :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欄名 : 評論‧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