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以新思維監管 防元宇宙詐騙
元宇宙世界的犯罪問題,近來有不少人討論。元宇宙並非一個史無前例的嶄新概念,因為像「第二人生」的綫上多人遊戲世界已經存在多年;即使不進入元宇宙,目前也有很多人每天花不少時間沉迷在社交媒體上,即所謂「網絡上癮」(Internet addiction)。
一旦很多人每天都陶醉在網絡世界或社交媒體中,自然就會引發網絡群體上的一些詐騙和其他犯罪行為,即使未有元宇宙,這類詐騙或其他的犯罪行為,都已在網絡世界存在。所以從犯罪的角度看,元宇宙與之前的網絡世界,嚴格來說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對於元宇宙世界的群體行為和發展,我們可以怎樣理解?細心推敲,第一,如果元宇宙的技術發展得更為成熟,相信會進一步提升用戶進入元宇宙從而更容易「上癮」的可能,每日花更多時間用自己的化身,沉醉在虛擬的元宇宙世界裏。
第二,從應用角度看,傳統網絡世界和元宇宙世界有甚麼分別?在傳統世界中,騙徒詐騙他人財物,行騙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脫不出舊世界的窠臼,例如通過用信用卡、到銀行轉帳甚至騙人用金錢購物,實則是一個騙局;總言之,過去的網絡行騙,在在受到舊世界行為程序的規範或制約。
騙虛擬商品 成本低得手機會高
然而,在元宇宙的世界,基於箇中有不少虛擬商品或資產,這些虛擬商品或資產從產生、消費到配置(包含攫取),在很大程度上都脫離了傳統世界中的行動程序或規範,用戶可能每日用大量時間和其他資源沉迷在元宇宙中,一心取得這些虛擬商品,甚至發展讓自己陶醉的「虛擬人生」,而時間本身就是一種稀缺品,具有價值。
另一方面,騙徒要騙取這些商品或資產,相對不用受制於舊世界的行動程序或規範,使行騙到手的機會更高,以及成本更低,而用戶要保護自己的虛擬財產,得到的保障無可否認比傳統世界的更為脆弱,換言之,用戶承受的風險隨着虛擬化的世界進一步增加。
元宇宙企業 維持秩序能力成疑
在現實世界出現詐騙行為,受害人可以到相關機構或執法機關,例如銀行或警局作追索,但在元宇宙世界,受騙的用戶可以到甚麼地方追索,往往取決於元宇宙提供者所採取督辦和追究的有效性。元宇宙世界的提供者可以是私人機構,理論上也可以是政府,如果政府是元宇宙的提供者,用戶可能會較放心,相信政府能夠為自己進行有效追索、元宇宙世界秩序可以有效維持;但是,目前落實元宇宙構思的,幾乎全部是私人公司,變成很多公司成為元宇宙世界的創造者,到底這些虛擬世界的創造者有沒有足夠能力和技術,保障用戶的網絡安全,同時有效維持元宇宙世界的運行秩序?這確實是一個未知因素。
誠然,當下幾家大型互聯網公司積極發展元宇宙,而究竟元宇宙如何設計,問題很值得探討。有人(包括筆者)曾經提出,是否把區塊鏈作為元宇宙的底層結構,在此之上形成一個去中心化、但得到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具追溯性的特點支持,建構成一個真正虛擬及無中心管理者的元宇宙世界?
仔細觀察,元宇宙的犯罪行為或網絡安全風險,無疑與設計有關係。如果元宇宙的提供者或設計方是一家技術不足、或沒有責任感的公司,用戶冒的風險可能更大;若元宇宙與區塊鏈鈎連,打造成一個去中心化的虛擬世界平台,則風險可以更高,因為理論上,若去中心化的世界或平台出現了事故,則問責無從、追究無門,沒有政府、沒有一個警察、沒有一家可聯絡的銀行,用戶茫然無助,這就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弊端。
我們假設由私人公司打造元宇宙,可能的代價或結果是甚麼?筆者推想,元宇宙帶給大家的,主要是在網絡技術上更進一步,讓大家可以參與買賣到一些虛擬商品,幻想到這些虛擬資產可以不斷升值,當中的「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技術給用戶更有身歷其境的體會和經歷,從而投入更多時間沉醉在元宇宙裏。
技術發展添真實感 用戶更沉迷
因此,元宇宙的風險很大程度在於技術的發展,令元宇宙的世界變得更「真實」,從而誘導更多用戶花更多時間投身到元宇宙世界之中,願意花更多精力和投資到這個虛擬世界。不過,再看深一層,即使沒有元宇宙,隨着社交媒體的發展,新的應用技術推出,相信用戶也會投入更多時間,網絡安全風險亦隨之增加,所以歸根究柢,需要用戶衡量自身花多少時間投入,以及有沒有足夠能力辨識網絡上的詐騙與非詐騙行為之別。
在虛擬世界的不法行為,究竟要不要作出法律規範或懲處?答案顯然是需要的。今年7月下旬,法律改革委員會轄下的電腦網絡罪行小組委員會,發表《依賴電腦網絡犯罪及司法管轄權事宜》的諮詢文件,針對當前網絡犯罪愈來愈多,但舊有法律已不足以應對。不過,諮詢文件所談及的問題,都非新穎想法,多是按國際法關於網絡犯罪的法律定義和保障。
「虛擬人」犯罪 法律新挑戰
如今的元宇宙,大部分行為都是在虛擬世界中進行,包括犯罪。這些犯罪或詐騙行為不需要侵入你的電腦,或侵入竊取資料、數據,而犯罪個體也是一個「虛擬人」,所干犯的往往也是商業性的詐騙行為,例如覬覦別人的虛擬商品或資產進行奪取,令法律面對新的應對挑戰。
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用戶要保護自己的虛擬資產,目前沒有保障性的制度安排,如元宇宙提供者負責可靠,可予人信心,但若提供者經營不負責任,或者沒有足夠技術能力作出監督,甚至是應用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平台,則用戶承受風險之高可想而知。所以,針對元宇宙引入規範性的監管或立法,必須要有新的思維。
目前在元宇宙上,有人購入虛擬地皮和物業,也有人購入虛擬商品,並對這些地皮和商品升值充滿幻想。用戶如何在元宇宙世界中自保?筆者認為,在目前階段,用戶要認真思考清楚,投資到元宇宙的時間和資源是否值得、有前景,參與的活動是否真的有經濟價值,在新生事物發展初期,一切過分的渲染和憧憬,都容易把起步發展引入岐途,值得警惕。
▲ 元宇宙的風險很大程度在於技術的發展,令元宇宙世界變得更「真實」,從而誘導更多用戶花更多時間投身到元宇宙世界。(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 : 許佳龍 科大商學院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講座教授、艾禮文家族商學教授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