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禁令如宣戰 拜登撕和平偽裝

評論 2022/10/31

分享:

分享:

不記得大兒子怎樣死、問死了的議員在哪裏、稱賀錦麗為總統……拜登公開犯迷糊、前言不對後語已經不是新聞。令人更無語的是,拜登政府也是這樣。

美國「不求衝突或新冷戰」,美中「和平共存」……白宮10月公布「國安戰略」,對中國再次指指點點之餘又是這樣講。拜登和布林肯上周也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幾乎已到信手拈來的地步。你信嗎?你信他們自己信嗎?

不只不信。拜登政府近日更以行動變本加厲,撕破偽裝,擺明與中國不共戴天,除了動槍炮不惜一切也要將中國前途消滅。美國對華芯片禁令,實質就是向中國宣戰,即使沒有硝煙,也是至死方休。

北半球深秋,吸引眼球大事連連。中共二十大、英國首相保質期短過生菜、沙特在西方能源危機下與俄羅斯減產、烏克蘭炮火漫天……相比之下,拜登政府祭出芯片禁令,國際回響小得多,可謂未有登上熱搜,但意義其實非同尋常。

「想像一下一個超級大國向一個大國宣戰,但沒有人注意到。」英國《金融時報》評論一語中的。

「特朗普相反印象」 惟更狠辣無情

拜登向來予人是「特朗普相反」的印象,但這全是假象,他實際上比特朗普還狠辣無情得多。拜登政府上台後世界大亂,阿富汗被用完即棄、北約對俄的代理人戰爭爆發、歐洲治世終結、去工業化溫飽不保,這邊廂台海急劇升溫,美軍甚至叫囂大陸今年就可能武統,完全罔顧二十大重申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

對華科技戰,拜登政府也在把事情做絕,設法製造無可挽回的局面損人。特朗普再損,也只是針對華為等個別中企,立個名目禁其獲得先進芯片,拜登卻是對整個中國大陸這樣做,「理由」粗暴得無法再粗暴:芯片可以軍用。

拜登芯片禁令有多絕?美企向任何中方實體出售先進芯片或相關技術,不用說,須先向華府申請批准。非美企也不得對華出口,涉及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先進芯片,這包括芯片製造機器及軟件。「先進芯片」界定範圍更從原本的10納米製程工藝或以下,擴大至14納米或以下。

鑑於全球芯片設計軟件市場份額,近四分之三皆由美國數家公司牢牢掌握,而美國芯片製造機器亦佔全球超過4成分額,美國即使實際只有全球12%芯片產能,亦能從上游對整個行業呼風喚雨。

與此同時,14納米其實已經不算先進而是成熟製程,是近年全球最為普及的芯片生產技術,2009上半年份額達65%,而中企目前僅中芯國際掌握14納米製程並實現量產。

祭出「萬能key」 五花大綁華芯片

短短幾條「萬能key」規定,將中國芯片業五花大綁,哪怕美國有多家芯片或相關技術企業向來都在中國提供服務,現在都已暫停,並可能需要全面撤出。

還有更絕的。拜登政府向中國的海歸派下手,禁止美國公民、綠卡持有人貢獻中國芯片業,強迫業內不少美藉華人二擇其一,要不放棄美國居留權,要不辭去中企職務。此舉旨在削弱中國芯片企業可用的人力資源,中美科技人才多年來自由流動亦就此告終。

《華爾街日報》稱,16家中國上市芯片企業中,至少有43名美籍高管,當中不乏CEO、副總裁和董事長,包括「中國刻蝕機之父」、內地芯片製造設備龍頭中微半導體創辦人兼董事長尹志堯,他們加入中企前都在美國芯片業打滾多年。美國禁令推出後,多家中企據報都有美籍員工離職。

芯片是現代科技與生活的血液和細胞,從手機到飛機、煮食微波爐到核電反應爐,芯片都不可或缺,實已毋須解釋。

然而,拜登政府卻以能夠軍用為由封殺中國芯片業,誓要將全球最大芯片市場中國從全球芯片產業抹走,無疑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只容自己強大、不讓他人發展,明火執仗為一己之私攪亂全世界。

美國擺明要以軍事以外的衝突形式,剝奪代表世界近五分一人口的中國發展和進步權利,阻止中華民族復興,只願和一個落後的中國共存。甚麼不求衝突或新冷戰,完全是廢話。拜登政府為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不惜可能摧毀環環相扣的全球芯片產業,寧願各地科技相對水平定格在目前狀況,一起不進反退,也要阻止中國趕上。

這不是宣戰的話是甚麼?

拜登只是還不敢讓美國人流血而已,但這也難保中美將來不會爆發戰爭。打個不恰當比喻,美國1941年中對日本禁運石油,被後世視為注定了只能打仗收場。如今美國極力一邊將「讓烏克蘭戰至最後一人」複製至台灣,一邊嘗試掏空台積電芯片技術,而北京則表明中國統一一定要實現,台海成為多種力量交滙碰撞之地,未來必定風高浪急。

教育科技人才 京未來施政核心

所幸中國不同俄羅斯,芯片也不是石油。俄羅斯只能以軍事一種方式對抗美國霸權,而中國手段是合成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只是其中一項。而且石油不能從無變有,芯片卻有辦法靠努力突破。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從以往的各個環節拆出,整合在第五部分作專章闡述,意味這會是未來施政一大核心。

《華爾街日報》亦認為,盡管中國芯片雄心遇挫,美國不能沾沾自喜。該報文章以中國成功主導全球光伏和造船業為例,稱西方往往低估中國經濟、政治體系和產業戰略的實力與韌性,即使中國芯片產業政策正衍生一些資本錯配和腐敗等問題,說中國芯片已經失敗依然缺乏依據。

排他保領先地位 恐飲鳩止渴

此外,開放包容向來是美國強大的根基,美國現在以極端排他手段,試圖保住領先地位,難言不是飲鳩止渴。塔夫茨大學教授Chris Miller對在美留學生數量近年銳減表示擔憂,他10月出版新書《Chip War》即強調,美國芯片業自誕生之初,海外移民就在其中扮演了根本角色。

這些移民不少都是華人。美國芯片製造設備巨頭Lam Research創辦人就是廣東出生的林傑屏。北京人尹志堯回到中國創立中微前,也曾為Lam、Applied Materials、Intel等擔任要職。

浙江人張忠謀更是個家喻戶曉的例子。他效力的Texas Instruments在80年代以前原是產業龍頭,他離開美國創辦台積電,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前公司未有起用他做CEO;Chris Miller形容,這是20世紀一大商業錯誤。至於21世紀一大地緣政商科技錯誤,會否已經犯下?

美國總統拜登向來予人是「特朗普相反」的印象,但這全是假象,他實際上比特朗普還狠辣無情得多。(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