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全國搶人
副刊版
2022/11/01
搶人才這回事,起碼早自五、六年前就鬧得火紅,因為其時正值中國城市發展另一波大變革過程:超大一綫城市發展飽和,特別是上海北京,吸納了十多年的人才,都開始要減速限流了,人口總數也開始進入拐點,不再願意搶人。那全國那麼多新人才出來,何處去?
所以,其時有兩大人才流向,一是去廣東省,特指深圳和廣州,深圳又更為吸引,因為創業基地和較為年輕化的人口構成,還有較少傳統既定城市文化都是賣點。其次,就是全國二至四綫城市,都大張旗鼓,以優惠政策招徠。最常見是對名校畢業生有鼓勵策略,對外地來讀的大學生有畢業後留駐優待,例如補貼或買房便利等。
總之,帶到香港的討論是,在這背景之下,香港剛推出的搶人策略,能否見效?
最近看到一個投票,大意是:若有一份二百萬元年薪的工,可選擇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上班生活,你會選擇去香港打這份工嗎?
結果大致也想到,大部分的回應都不選香港。除了語言,生活指數等慣常原因,更大的啟示是香港得面對一個現實:過往給內地民眾的吸引形象,港式生活節奏或優質生活條件,都開始成不了吸引理由。如果單以薪水考量,一個能賺二百萬元年薪的人,許多時是在北上廣深都有同樣分量的工種可找到了,沒必要為了不是特別高的薪水而去香港。
當然,這個二百萬元一份工的條件,用於吸引內地人,還有些灰色空間是有用的,就是給其他富有的而又想到香港的內地人更快拿到香港身份,但這種人其實就未必真是到香港打工了。引進的,反而是資本、家族財產。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