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自以為「正」
「公關」是一門要「面向公眾」的學問,只顧「埋頭苦幹」或「自我陶醉」,卻忽略了要摸索公眾氣場和氛圍,即等於跟公眾脫軌和脫節。
有電視台在社交平台發評論帖文,表示唔明點解己台劇集收視較另一電視台高,但Marketers並無投放廣告在己台,反而投向低收視的另一電視台,語氣似質問廣告營銷業界,點解不選高收視落廣告,難道不用向老闆交代?
現世代還在靠講收視率有幾多點去sell Marketers?看來,發帖人的marketing概念,似乎仍停留在二十年前。
一、現在公眾已鮮有坐定定跟電視台節目播出的時間流程去看電視,我們看電視的模式早已演變為流動性的、主動性的,有手機或手提電腦在手的,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何時何地看甚麼,很多都市人已不是實時看節目,還講收視率有幾多點,與現代人生活方式脫節。
二、CPRP(Cost Per Rating Point/收視點成本)只是Marketers評估廣告成效的基準之一,就是正正要同老闆和客戶交代,Marketers更會看重目標群眾,不同電視台、不同節目,無論在年齡層、生活模式、口味和品味上都不同,Marketers會考慮到哪群觀眾才是他們的目標群眾。能否「中」到自己的目標群眾,比CPRP更重要。
三、這個帖發出前有否想過,究竟想達到甚麼效果呢?向廣告營銷業界質問、發洩,會增加營業額?
其實,企業最應該做的,是增強自我反省和自知之明的思維,多作內部檢討和反省,且要有了解社會脈搏和氛圍的意識。否則,跟下下自誇美貌與智慧並重,埋怨點解嫁唔出的宣洩如出一轍。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