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盡頭

副刊版 2022/11/11

分享:

分享:

奈良東大寺是遊客必到景點,其輝煌歷史及宏偉建築便不說了,單談其防火設備。

此設備長三點三米、闊二點五米、重一點七噸,龐然大物全身貼上金箔,形象似大靴,只看外觀很難估計其作用,這東西叫鴟尾(Sibi)。矗立在大寺屋脊主樑左右一對,令建築物看起來似長上一對金牛角。

鴟尾概念源自中國,唐朝建築已見華麗鴟尾,原來作用是裝飾和防水,從來鴟尾被裝飾為各式神獸,帶着吉祥之意,而日本也把這種建築風格引入,只是並非主流。

東大寺大佛群自建成後,先後遇上兩次大火災,燒至灰燼。災後重建,為使不再遭遇火災決定加上鴟尾吉祥物,作防火保護。後來,大東寺曾多次重建,但仍保留這對金光閃耀的鴟尾。

相信香港消防處不會接受鴟尾為正規防火設備,科學為本是基本原則,但是若身處於十世紀前,建築師能豎立這裝飾建築,已是當年科學盡頭,哪會想到自動灑水系統,吉祥物是當年最佳護身符。

現今科學發達,但即使科學再發達,也是會有盡頭的。短短十數年,出現多種新療法延長癌症病人生命,但在科學盡頭之際,「吉祥物」便會出現,也就是毋須科學數據支持的治療方法,其中包括神醫、自然療法等,這是人之常情,超越科學的故事,自古以來便很動聽,也帶來安慰。

可惜愚笨醫生只可相信灑水救火,鴟尾還是留作裝飾吧!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