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萬都市巷戰 Lamborghini Huracan STO

副刊版 2022/11/23

分享:

分享:

從2014年面世至今,林寶堅尼(Lamborghini)車廠曾為Huracan車系推出過不少版本,有雙門硬頂、有開篷、有四驅,也有後驅。沒想到經過8年多的生產周期後,這部Huracan STO,仍然能夠予人無限新鮮感。

STO的全寫是「Super Trofeo Omologata」,所謂Super Trofeo,乃是林寶堅尼Huracan單一型號賽事的名字;Omologata,則是意大利文「規格化」的意思。從名字已經可以看出,車輛的設計靈感來自林寶堅尼Squadra Corse賽事運動部門。

以減磅為己任

跟車系其他型號一樣,Huracan STO同樣使用一副5.2公升V10汽缸自然吸氣引擎,最大輸出640hp / 8,000rpm及57.61kgm / 6,500rpm。工程師為這升級引擎換上鈦金屬製造的進氣活瓣,整套排氣系統又經過改良,令高轉時呼吸更加暢順。

車輛的另一個重點改動就是減磅,好像地台及車門內壁板,均換成碳化纖維,連車廂的開門把手也由尼龍布帶取代,就像部賽車一樣,一切以輕巧為主。至於其頭泵把、頭冚和沙板位置,更以一體化的碳化纖維連接起來,令全車只重1,339公斤,較Huracan Performante輕了43公斤。

純賽車感覺

Huracan STO的ANIMA駕駛系統,有STO、Trofeo和Pioggia 3種模式,STO適用於公路和街道駕駛;Trofeo乃是專門為了在乾地賽道做出最快圈速的模式;至於Pioggia,則是針對雪地和濕地等低抓着力的情況。

駕駛者可以透過軚環底部的撥掣,直接選擇不同設定。試駕期間,主要以STO行駛,它是個快速而柔順的設定,日常大部分駕駛環境,它也能夠應付自如。將車輛切換至Trofeo,電腦會即時指示引擎去到更高轉數時才轉檔,其短途加速爆發力明顯厲害得多。

在前41%後59%的重量比例下,於高速時在彎前狠狠煞車,車輛重心會即時向前移,然後以最平衡的動態過彎。因為是後輪驅動,又有後輪轉向,彎路反應更加靈巧直接。

着重速度感

畢竟Huracan STO的設計概念是以賽車作基礎,難免會犧牲一點舒適性,好像兩張賽車式桶椅,並不能調校椅背角度,座墊又偏薄,乘坐時間稍為長一點,便會令人覺得相當疲倦。

而對抗這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令自己和車輛處於戰鬥狀態,當你集中精神,心裏想着如何令車輛開得飛快時,自然就會忘記身後的腰痠和背痛了。

---------------------------------

規格表

售價:$5,799,000起

車型:雙門雙座位超級跑車

引擎:5.204公升V10汽缸自然吸氣

汽缸直徑 X 衝程:84.5 X 92.8mm

壓縮比:12.7:1

最大馬力:640hp / 8,000rpm

峰值扭力:57.61kgm / 6,500rpm

驅動形式:中置引擎、後驅、7前速LDF自排

懸掛:前/後~雙願骨,配電子吸震筒

制動:前/後~碳化陶瓷通風碟

車身長闊高:4,549 X 1,945 X 1,220mm

輪軸距:2,620mm

輪跨距:前~1,668mm /後~1,647mm

車重:1,339kg

前/後重量分配:41 / 59

輪胎:前~245/30 R20 /後~305 / 30 R20

0-100km/h加速:3秒

0-200km/h加速:9秒

極速:310km/h

查詢:Lamborghini HK(2900 6666)

作者:道仁

責任編輯:黃依情、張頌婷

相隔8年,林寶堅尼終推出全新的Huracan STO,售580萬起。(道仁攝)

相隔8年,林寶堅尼終推出全新的Huracan STO,售580萬起。(道仁攝)

車廂改用兩張沒有角度調校的固定式座椅,座墊又偏薄,長期乘坐會頗為疲累。(道仁攝)

尾翼的攻角角度可以作調校,藉此改變車身下壓力。(道仁攝)

輪圈以一口大直徑中央螺絲收緊,是百分百的賽車式設計。(道仁攝)

為了盡量減低重量,門壁板物料轉用了碳纖,並以布帶取代手柄和開門把手。(道仁攝)

由於車尾加上了擾流裝置,令車內的睹後視綫變得甚差。(道仁攝)

廠方稱這個上掀式頭冚為Confago,是意大利文中Cofano(頭冚)及Paragango(沙板)的混合體。(道仁攝)

死氣喉出口與引擎排氣歧管處於相同高度位置,令排氣更快、更暢順。(道仁攝)

在Huracan車系正式停產後,這副5.2公升V10汽缸自然吸氣引擎也將會成為歷史。(道仁攝)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