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生講解HIFU 緩解子宮肌瘤 無礙日後生育

副刊版 2022/12/08

分享:

分享:

HIFU,即無創聚焦超聲消融術(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予人感覺多用在醫美用途,但其實在醫學臨床上,對付腫瘤也能幫上一把,其一是處理子宮肌瘤。在香港,有四分之一的女性患有子宮肌瘤,肌瘤易發於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身上,想生育而又身懷肌瘤的女士,究竟進行HIFU有無問題?

HIFU技術面世已20年,過去10年的發展尤其快速,主要是內地與東南亞國家,歐洲亦已起步。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梁子昂醫生根據2020年一份醫學文獻,長期跟進至術後6年的研究也已經發表,手術的好處、限制、風險都有臨床數據。「HIFU已發展為臨床治療的一種選擇,而並非只在實驗性的科研階段。」

他說有不少做完HIFU手術後成功懷孕及分娩的個案,因此,患有子宮肌瘤或腺肌症而打算生育的婦女是可以選擇這方法。惟有些人擔心,接受完HIFU治療會影響卵巢功能,梁醫生引述韓國一項研究指出,在治療前及治療後的6個月檢查賀爾蒙AMH,以量度卵巢儲備的情況,發現接受HIFU治療後,賀爾蒙AMH數值不變,卵巢沒有受到周邊高能量射頻,或把熱力滲入影響卵巢。

接受HIFU後3至6個月可懷孕

計劃懷孕婦女,接受HIFU治療後3至6個月可以懷孕甚至接受人工受孕。但如果肌瘤比較大的話,會根據個別消融治療的情況,或需延長等待懷孕的時間。

另一擔心是,HIFU治療後就算成功懷孕,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嗎?梁醫生續說,根據幾份在2017-2021年間發表的觀察性研究報告,HIFU治療後懷孕個案中,有7成是自然懷孕,有3成是人工受孕,當中小產發生率為10%-30%,梁醫生說:「小產發生率受不同因素影響,如孕婦年紀大。一般而言,小產發生率約為15%,每6個孕婦中有一個,因此與HIFU治療後小產率大致相若。」

根據上述報告,成功懷孕的孕婦,9成能足月生產,其中2021年一份西班牙的數據,超過一半孕婦(57%)能夠成功陰道分娩,另外兩份國內研究,也有20%-25%孕婦可以成功陰道分娩。至於懷孕併發症如胎盤低置、胎兒生長遲緩等發生率亦不比普遍孕婦高。

與傳統腹腔鏡手術比較

傳統腹腔鏡切除肌瘤手術是一項微創手術,同樣用作切除朱古力瘤及卵巢囊腫等婦科腫瘤。現階段尚沒有隨機對照研究(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來比較HIFU及腹腔鏡手術對術後懷孕結局的影響。2021年內地一份觀察性研究發表,同樣計劃生育的兩組肌瘤患者,自行選擇HIFU或腹腔鏡切除肌瘤手術,結果術後兩組各自有大約75%患者術後懷孕。在懷孕個案中,發現小產率及懷孕期併發症如早產等,兩種治療都沒有分別。

要留意是,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HIFU治療時特別要注意避開子宮內膜及附近的基層,以免被熱能灼傷。所以若肌瘤非常接近內膜及基層,射頻的焦點便要與基層保持距離,取捨之下,寧願減少肌瘤的消融度。「此舉可能令肌瘤遺留少許組織,有可能日後復發,但這亦是一個buy time的方法,把大部分肌瘤消融,然後成功懷孕;當生產後,可重做HIFU或採用其他方法切除肌瘤。」

開刀手術另一選擇

過往肌瘤的傳統治療方案,主要是手術,包括切除肌瘤或把整個子宮一併切除,雖然手術已臻成熟,但總有傷口,需要全身麻醉,亦有手術風險。HIFU則可以提供另一個治療方案,不用在腹部開傷口,麻醉是比較輕度的知覺麻醉,治療的安全性亦高。

另外,女士們若患上腺肌症,用賀爾蒙治療多為避孕藥及黃體酮藥,就不能懷孕,如果賀爾蒙治療失敗,做手術的話則主要是全子宮切除,因只切除腺肌瘤的手術非常困難,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當然需要保留子宮,許多沒有生育需求的婦女也不欲把子宮全切除,HIFU就提供多一個可行的治療方法。

做任何治療都有風險,HIFU也不例外,根據一份2018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在國內19間HIFU中心共進行了27,053宗HIFU手術,其中96%都是肌瘤或腺肌症。術後併發症,分級為A到F級,A級最輕微,不需要治療亦沒有後遺症,例如下腹痛、陰道分泌、骶骨疼痛,不需要藥物也自然消退;B級是需要簡單治療但沒有後遺症,例如以上併發症,需要食簡單藥物消除症狀;C級則需要入院治療但可以48小時內出院,例如:皮膚灼傷、尿瀦留、膀胱炎等;D級指需要入院治療並是嚴重事故,需要留院多於48小時,例如:腸道損傷、坐骨神經損傷等;E級指有永久性的後遺症,F級指因手術併發症而死亡。

在27,053例中,沒有E級及F級的發生,而D級的發生率只有0.05%,C級也只有0.33%。

HIFU使用關鍵——篩選患者

梁醫生表示,篩選患者是否適合做HIFU,是醫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責任,因為不是每一個患者都適合進行。血供太豐富的肌瘤,消融難度比較高,復發機會及做完HIFU後將來需要再做HIFU或傳統手術的機會也較高。另外,肌瘤的位置也很重要,射頻時的安全性、跟旁邊器官如腸道等距離也是考慮之列。「所以術前磁力共振(MRI)檢查,以及術前在現場測量HIFU可行性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懷孕時是不能進行HIFU手術,因高熱能有機會影響胎兒。那如果是剖腹手術,可否一併把肌瘤切除?梁醫生解說:「傳統做法是不會同時切除肌瘤的,原因是生產時的子宮及肌瘤血管比平常粗大3至5倍,所以會增加大出血風險,因此一般都不會建議進行剖腹手術時一併切除肌瘤。然而亦有個別個案,在可行及合理的情況下會同時切除肌瘤,醫生做決定前最重要是小心計劃及進行輔導。」

作者、責任編輯:周美好

過往以為曾經做過開腹手術不能進行HIFU除肌瘤,現在經驗證實只要射頻通道能避開疤痕,仍是可以做HIFU的。(被訪者提供圖片)

早孕期受雌激素影響,肌瘤有機會增大,至 20 孕周之後到頂點便不會有明顯增長。生產後,肌瘤通常會隨着雌激素減少而回復原來的大小。(被訪者提供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梁子昂醫生指,醫生篩選患者是否適合做HIFU十分重要,如肌瘤的位置、肌瘤血供是否豐富等也要考慮。(被訪者提供圖片)

肌瘤愈大接受HIFU消融的難度愈高、時間也愈長,而多發性肌瘤難度也會較高。(iStock圖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