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讀後感

副刊版 2022/12/14

分享:

分享:

生活規律,每天忙於正職工作,閒時亦盡量爭取閱讀解剖或心理書籍,看小說或電視已絕無僅有。這星期漫不經心地揭開閒置多時的《陸王》小說,一讀便廢寢忘餐,因其內容集勵志故事、跑步科學、跑鞋原理及運動員心理等元素,一次滿足自己多個閱讀需要及願望!

這故事是圍繞一間製造傳統布鞋的日本百年老店,面對潮流的打擊,生意早已捉襟見肘,工廠規模由全盛時期數百人銳減至二三十人。這品牌就如很多香港傳統廠房或小店一樣,若不是肩負傳承祖業的招牌及滿足老顧客的需要,生存壓力早已壓垮公司,清盤賣盤。這老闆在機緣巧合下,受到一雙五趾跑鞋的啓發,將自己廠房生產的足袋布鞋重新設計為足袋跑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產品,竟然能克服種種困境絕境,製造一對針對前掌跑法的足袋跑鞋。

書中提到的跑步原理十分有趣。不知讀者有否留意到我們步行步伐是足跟先着地、至全掌,再足趾離地。要減少足跟着地震動,鞋跟的設計要加厚更甚是增添氣墊。

但對於跑步來說,跑法與行法其實大相徑庭。古人按理在沒有厚軟墊鞋的背景下,他們是以足掌前或掌足中着地的方式跑步。至近代因工業技術及材料,才能製造如此厚而輕身柔軟的鞋履,但這又反而促使我們以步行的步態跑步。所以對於跑步來說,若沒有厚鞋墊的干預下,跑法應與行法理應不同。若我們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當今不少馬拉松頂級跑手是以足掌着地方式跑步,而非足跟踩地方法跑。

此外,鞋底物料及吸震能力亦是另一值得細思之處。運動鞋除專於運動時穿着外,不少人亦以之作平日出街之用。豐儉由人,價格由百多元至千多元不等,除一般認為是有明星代言與否而較貴外,其實定價更取決於足墊分量與物料。試想若要保護力加強,足底固然要加厚,但隨之卻增添跑鞋重量。

針無兩頭利,鞋底物料既要能承托及保護,亦要輕而堅固,所以輕而保護強的運動鞋,議價能力亦較高。在選購運動鞋時,可多留意及欣賞不同品牌或產品系列間差異的鞋底物料分別,必可選擇到物超所值之品。

最後,足掌前或掌足中跑法固然令人嚮往,但是否要因此改變也要考慮自身長跑距離的需要。若為散步休閒為主,還是可以保持原有足跟跑法,畢竟現今跑步鞋工藝已十分高超,已能解決不同運動方式的需要。

(iStock)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