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神奇治癒力

副刊版 2022/12/20

分享:

分享:

香港是都市味甚濃的城市,我們當然早已習慣都市的生活模式,很難改變或捨棄,且亦不見得個個要過歸隱田園的日子。但至少我們要知道,像香港這樣的急促都市生活模式,其實住在裏頭的人,很容易精神健康出問題。

英國King's College的精神醫學、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研究院精神科顧問Evangelos Vassos,早已發表研究報告,城市愈都市化、精神分裂病患個案就愈多,都市人患精神分裂之風險,比住鄉村的人多二點三七倍。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教授Lyn Ellett也證實,城市都市化和偏執症(Paranoia)增加的關係。二○二○年,在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中,報告了urbanization(城市都市化)跟憂鬱、情緒障礙和焦慮症的關係。

身為都市人,大部分都不能歸園田居,但猶幸尚有出口:平時多點貼近大自然,亦足以令都市人抵抗都市壓力。二○二二年的《Scientific Reports》中,一班德國神經科學研究員已證實,鳥鳴對人類情緒有治療效果,可紓緩和減輕焦慮情緒(Anxiety)和偏執症。日常只要聽六分鐘鳥兒在自然環境叫鳴或唱歌,已能在人身上產生情緒治療之功效,最重要是,毋須親歷現場,即使播放錄音片段,已可達相同效果。另外,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期刊《Public Health》的研究顯示:當人處於至少有三公里的天然綠色空間(例如有樹木或植物圍繞着的地方),就會減少焦慮、緊張和低落的情緒。

以前的我,做運動只在健身室和跳舞房,現在終於明白,行山和郊遊有其不可代替的好處,冷氣房做運動只能幫助心肺功能和訓練肌肉,但走入大自然,看山看樹聽鳥聲,更有洗滌心情和心靈之效。趁聖誕假期,不妨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治癒能力,那可能是給自己一份不錯的聖誕禮物。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