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解構 佳節狂歡後綜合症 湯水茶療紓緩消化不良濕氣重

副刊版 2022/12/24

分享:

分享:

聖誕節來臨,加上一星期後的大除夕,又是個狂歡喜慶的大日子,少不免會與朋友通宵達旦、開懷暢飲大食。然而,不少人都會在節日過後出現「佳節狂歡後綜合症」,有體重增加、消化不良、皮膚變差等症狀,甚至會在上班時感到特別沮喪抑鬱,對身心健康都會構成影響。註冊中醫師蘇安莎這次會推介幾款湯水茶療,為大家解解這個節日後的困憂。

美國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研究曾發現,近3,000名中年研究對象在聖誕節的10天後,平均體重會增加0.5%,究竟這「佳節狂歡後綜合症健康危機」可如何防治?

註冊中醫師蘇安莎說:「首先從生理上而言,因為佳節時間暴飲暴食,食物過油過辣又會引起消化不良,令腸胃負擔大增。從中醫角度看,因為暴飲暴食、飲食過量而出現消化不佳,可以稱為胃脘積滯。因為飲食停滯胃脘,令脾胃運化功能失常,體內生濕蘊熱,容易引致口臭、便秘、排便不清等問題。」

夜睡難化解濕氣

另外,肝臟負責疏洩及藏血,若果聖誕、除夕派對一個接一個,大家可能會連續捱夜,錯過了晚上11時至凌晨3時的最佳睡眠時間。「夜瞓會造成肝血不藏、陽盛陰虛,容易引起虛火上炎症狀。而且肝臟亦會氣機不暢、氣血運行紊亂。這樣便會引來牙肉腫痛、口乾及易生暗瘡等問題,可能會令你面色變差,黑眼圈加深。」

而說到心理方面,蘇醫師指長假過後,返工自然是沒精打采,總是想昏昏欲睡,一來當然是因為生理時鐘紊亂及心理難以調節所引起;二來從中醫角度看,當人體的脾胃不佳時,便無法有效化解體內濕氣。久而久之,濕重會造成濕困脾胃、陽氣不足,出現困乏及沒精神等症狀。

...................

穴位按壓 急救酒後不適

節日狂歡時亦不少得與親朋好友暢飲幾杯慶祝,但小飲怡情、大酌傷身。飲酒過多有機會導致胃炎、肝炎,甚至影響心腦,酗酒的人更容易蘊釀濕熱、積聚酒毒,蘇醫師也有解酒良方及穴位按壓紓緩。

簡易版葛花解酲湯

功效:解酒毒、醒脾和胃,可針對嘔吐腹瀉、胸悶、消化不良等症狀。

材料及做法:葛花15克、枳椇子5克、陳皮小量,4碗水煎成一碗水溫服。

穴位按壓 急救酒後不適

合谷穴:手掌近拇指的虎口位置,此穴能止胃痛。

內關穴:將右手3個手指頭合攏,放上左手腕橫紋,食指位置就是內關穴,這穴能止嘔除噁。

足三里穴: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此穴能調理腸胃。

...................

茶療湯水推介

正所謂藥食同源,若然情況不算太過嚴重的話,蘇醫師建議可試一試以下幾款茶飲及湯水來調理身體,改善假日放縱後帶來的問題。

護肝排毒茶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去肝火。

材料:葛根10克、魚腥草10克、金銀花10克、蒲公英10克、甘草3克。

做法:用一公升的水煮開當茶飲,一周服用2至3天。

白芍甘草茶

功效:養肝祛濕排毒

材料:白芍10克、甘草5克、茵陳10克、紅棗2至3粒。

做法:煮滾一公升的水後,加入所有藥材,煮10分鐘即可。

山楂白蘿蔔瘦肉湯

功效:消食導滯,幫助消化油膩食物及肉類等,但注意孕婦不宜服用。

材料:山楂15克、白蘿蔔半斤、瘦肉半斤、陳皮一角。

做法:瘦肉洗淨汆水,白蘿蔔去皮洗淨及切片;將全部材料洗淨放入瓦煲內,加清水7碗。大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1.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蟲草花無花果百合瘦肉湯

功效:滋陰護肝、清潤安神,適合捱夜後有牙肉腫痛、暗瘡、流鼻血、手腳心煩熱等虛火症狀者。

材料:蟲草花30克、無花果2粒、百合30克、蜜棗2粒、紅蘿蔔一條、瘦肉150克、豆腐小量、薑2片。

做法:瘦肉洗淨汆水、蟲草花及無花果洗淨備用;將所有材料以大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1.5至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

圖片:iStock、受訪者提供

作者:黃依情

責任編輯:周美好

聖誕及除夕佳節連串派對狂歡後,不少人都可能會出現佳節狂歡後綜合症。

節日期間暴飲暴食,會增加腸胃負擔,導致肝鬱脾虛,容易出現便秘、排便不清等狀況。

註冊中醫師蘇安莎指,如間中狂歡,身體應能自我回復,但若連番放縱或本身有長期病患,出現佳節狂歡後綜合症症狀時應求醫。

如酒後腸胃出現不適,可按壓合谷穴止胃痛。

白芍甘草茶等茶療,有效養肝及祛濕排毒。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