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委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 2022」 優秀項目促進市民財務健康及整體福祉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一直致力鼓勵持份者為香港普羅大眾提供投資者及理財教育,以提升他們的理財能力水平。當理財能力有所提升,市民便可更妥善管理財務,從而促進個人財務健康及整體福祉。為表揚持份者推動本地投資者及理財教育, 投委會舉辦「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嘉許不同持份者為提升香港大眾的理財能力水平所作出的貢獻,並藉此推廣優秀的投資者及理財教育項目,鼓勵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在香港推行優質的投資者及理財教育。
理財教育項目質素創意兼備
自2021年起,投委會推出的「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共設有三個獎項類別,分別為「企業」、「公共/專業機構及非政府機構」及「教學」,其中「教學」類別再分為「學校組」及「教師組」。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2022」獎項申請反應踴躍,當中不少項目質素創意兼備,並照顧到不同目標群組的需要。獎項的專業評審委員會按獎項的四大評審準則,包括內容、有效性、質素和創新、以及可持續性來評審入圍項目,在每個獎項類別及組別之中挑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得主。
利用數碼科技推動理財教育項目
投委會主席杜淦堃在2022年11月29日舉行的「傳承投資理財智慧講座暨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頒獎典禮」中指出:「今年的獎項申請十分踴躍,不乏有質素又有創意的項目,當中不少項目以年青人為對象並運用數碼科技,可見大家都認同投資者及理財教育要從小學起,亦要善用科技。我們需要各界的參與以及合作,提供更多優質的投資者及理財教育項目,令更多人受惠,一起提升香港市民的理財能力。」
投委會總經理李婉秋表示:「今年是投委會成立十周年,一直以來獲得各界的支持,深感榮幸。今年各組別的報名情況踴躍,證明社會各界對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的重視。面對疫情的種種挑戰,都沒有減退大家為目標群組度身訂造有效的投資者及理財教育項目的熱誠。我誠意邀請社會各界人士,一起為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出一分力,發揮協同效應,攜手推出更多優質及創新的教育項目,提高香港市民的理財能力,以培養良好的財務管理行為。」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網站:按此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企業)金獎: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邁向理財更Fit香港」
作為一家社區銀行,滙豐一直投放資源,向香港人推廣財政健康的訊息,從而提升大家的理財知識水平。去年,滙豐將「邁向理財更Fit香港」這個項目推廣至全港各階層,並針對不同對象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務求讓更多人做到全民FinFit。
「邁向理財更Fit香港」的首要任務是提升大眾對financial fitness,即是FinFit的意識。這個項目運用大數據及問卷調查,了解香港人的理財健康分數,再配合線上線下渠道,深入淺出地指出香港人在不同理財範疇需要改善的地方,再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
理財健康不可以紙上談兵,還要走入社區。因此,這個項目的第二步,滙豐聯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透過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支持18區不同社區計劃,其中6個項目分別協助各階層及弱勢社群強化理財知識,包括青少年、家庭、基層居民、新移民、長者,受惠人數高達5萬5千人。
最後,為了讓市民可以透過日常理財來養成良好理財習慣,所以滙豐不斷優化流動理財服務,例如2022年推出的個人預算功能,透過人工智能提供個人化的分析,令客戶,特別是千禧一族,更關注自己的消費模式,令他們輕鬆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公共/專業機構及非政府機構)金獎: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e$mart理財童學會」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在恒生銀行的支持下推行「e$mart理財童學會」項目,裝備學生迎接電子消費新世代,提升對電子消費的敏感度。
「e$mart理財童學會」過去舉辦了一系列提升小學生使用「電子交易」理財能力的理財教育活動,包括從實體到校活動至網上趣味遊戲,其中最受學校歡迎的,便是可以讓學生體驗成人世界電子理財的模擬社會遊戲。
此外,這項計劃亦透過家長理財教育講座,讓他們學習培育下一代健康理財態度的方法,例如發放零用錢的技巧及明白到記帳的重要性。活動成效方面,學生及家長不論在理財態度、知識技巧及預計行為改變,都能看見有顯著的改善。
面對疫情的影響,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推出網上理財電子書、電子記帳本,提升學習理財的趣味及參與度,即使安在家中都能夠透過小遊戲及故事讓學生與父母討論各種金錢使用情境。由於積極善用網上工具,令這項計劃有機會接觸更多受眾,提升學生、家長和老師關注健康理財教育的重要性。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教學)- 學校組金獎: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理財知識造就更好的未來」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理財知識造就更好的未來」(FinLit Series)計劃是一個為期一年的教育項目,透過大小不同與財務有關的活動,促進學院教師及大專學生的金融智慧,培育他們對個人財務負責的好習慣,以及有更鞏固的財務知識。
FinLit Series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於2021/22的第一個學期展開,透過不同的工作坊和講座,提高學生對健康個人理財的基礎意識,當中包括教導學生撰寫財務方面的建議書、邀請銀行及保險公司舉行網上講座。
第二階段讓學生應用所學的財務知識參加各項比賽,以豐富他們的經驗。其中學院組成的隊伍「思錢想後Finlosophy」,更於聖雅各福群會主辦的2021/22年度個人理財大使計劃,取得優秀理財計劃金獎。參賽學生舉辦了連續兩日的攤位遊戲,透過遊戲增進財務知識,從而應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
第三階段於第二個學期開始,透過進階講座,令學生進一步學到財務知識。在第四階段,學院舉行了一個為期10天的暑期實習計劃,計劃包括內部培訓和團隊建立活動等,讓學生從中實踐。FinLit Series能成功地培養學生的財務知識以及促進他們未來的財務健康。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教學)- 教師組金獎: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曾瑞麟、江秀雯、陳信橋、許仲雯、伍振星「校本跨課程理財教育計劃」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的教師團隊:曾瑞麟、江秀雯、陳信橋、許仲雯及伍振星設立的「校本跨課程理財教育計劃」,將「香港理財能力架構」的重要理財元素,有機結合在中文科、英文科、常識科和創客教育(MAKER)跨學科課程等不同學科的領域之中。
這項計劃重視課程內容趣味性、生活情境、以及實踐體驗,更將理財教育融入自製環保玩具與樂器、香港歷史、傳統中華文化、甚至是世界性問題等創新主題,培養學生對理財教育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理財能力與理財素養。例如中文科將繪本《小兔開店》和《朱子家訓》的傳統經典加入開支和信貸的元素,並透過捐書活動作延伸的理財行為實踐。常識科在《自製玩具》課題的網課期間,讓學生經歷統計家中的玩具和自製玩具,認識物品的價值和反思保護玩具的方法。英文科在「World Problems」的課題讓學生透過財務預算和計劃書,提出方案幫助世界上有需要幫助的人士。
計劃亦促進不同學科的教師組成理財教育專業學習社群,透過備課、觀課、專業發展活動,共同協作、實踐、分享理財教育的學習成果,對於學校持續推動理財教育課程發展非常重要。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