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勢強勁復甦 港股料有驚喜

評論 2023/01/10

分享:

分享:

對於香港金融市場來說,2023年可能是一個難得的好年景,雖然外圍風險還存在激化的可能,不過由於內地增長的確定性較高,港股走好的基本面較為紮實,資金面也可能改善,外圍風險打斷甚至逆轉港股升勢的機會不大,香港股市有望帶給投資者驚喜。

中經會定調 釐清「發展」方針

內地在去年二十大後,確立了新的領導班子,表現出促進經濟發展的強烈願望,而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是每年級別最高的有關來年經濟工作之重要會議,基本確立了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基調。

其中最令市場興奮的內容,是明確了「發展」是政府今年工作的中心,這個明確表述針對性地澄清了前段時間金融市場以及社會各方面對於中國政府發展方針的一些錯誤認知,例如「共同富裕」就是劫富濟貧、政府要打壓民企、政府要重搞計劃經濟等,這些錯誤認知一段時間內極大地混亂了投資者思想,令其不敢投資,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疑慮重重。

明確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也就明確了政府需要動員各種力量,促進經濟發展;也就是說,對於促進發展有益的各種力量,政府不光不會打壓,反而會大力予以支持。民營企業作為一個貢獻了50%以上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的巨大板塊,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一定會在「發展」的旗幟下,予以大力支持。

刺激力度超預期 料短板顯著好轉

對於去年以來阻礙經濟復甦的幾塊明顯短板,例如消費、房地產、平台經濟等,中央都予以重點關注,預計今年這幾塊短板都將有顯著好轉,推動經濟走出強勁復甦。

從去年10月底新班子形成,至今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在刺激經濟的多個方面發力,部分政策的力度超出市場預期,相當有力。例如過去幾年困擾經濟的疫情防控,政府放鬆防控政策的速度和力度均超預期,按現在的進展速度,如果沒有太大意外,預計內地將在今年第一季內恢復正常生活,基本擺脫疫情的負面影響,大大有助於經濟恢復。

對於去年拖累經濟的主要環節房地產,至今已經有多項政策密集出台,大幅緩解了內房企業的融資困難,市場信心開始有所好轉;不過,目前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支持房地產企業融資方面,對於房地產需求的着墨不多,房地產銷售尚未見明顯好轉,如果未來政策在刺激需求或改善供求方面加大發力,房地產危機有望基本過去,房地產行業不光不會繼續拖累經濟,反而會共同推動今年經濟增長。

強監管成過去 平台企業再上軌道

平台企業去年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不過近兩個月來,同樣看到政策支持的力度明顯增加,一方面對平台企業的監管變成日常化監管,強監管已經過去;另一方面,中央定調平台企業要引領經濟發展,賦予了平台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領導性角色,大國企紛紛與平台企業合作,暫停多時的遊戲恢復審批,螞蟻集團引入國資等,都說明平台企業已經再次進入發展軌道。

至於消費方面,雖然暫時未見重大支持政策出台,不過中央既然已經將刺激消費確定為今年經濟發展的首要工作,後續一定會有相應的支持政策,今年消費的全面好轉值得期待;另外,由於今年美西方經濟有較大可能陷入衰退,或在衰退的邊緣徘徊,外部需求下降將遏抑中國的出口,也需要靠增加內需消費化解壓力。

總結起來,在消除防疫措施對經濟影響、基本化解房地產風險、平台經濟恢復增長、內需消費強力反彈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出現強勁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大,為金融市場的良好表現奠定基礎。

料美加息空間不大 對華影響有限

外圍方面,美國繼續加息是影響中國經濟的其中一個因素;不過,預計美國繼續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主要因為即使最鷹派的看法,美國未來繼續加息的空間也不大。據上月美聯儲的議息結果,官員預測今年的利率中值為5.1厘,較目前利率高不足1厘,不會對內地與香港資金流向產生重大影響,惟高利率維持的時間可能較預期長。

考慮到今年中國經濟大概率會較其他國家更為強勁,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較強,如果美國高息時間維持較長的話,估計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會大於對內地和香港的影響。

中美地緣風險 暫仍可控

今年中國面對的主要風險,更可能來自於中美博弈和世界的不穩定,台海、南海、朝鮮半島都是中國可能的風險點,不過暫時來看,風險都處於可控程度。從中國的態度看,中國暫時對美台在台海的挑釁、踩紅綫行動持克制態度,台海不至於爆發嚴重衝突;即使美國再次夥同台灣進行挑釁,結果大概率與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竄訪台灣類似,解放軍會以更貼近台灣的軍事演習應對,只要台灣和美國不敢打,軍事衝突的機會不大。

南海方面,目前菲律賓和越南都與中國關係不錯,美國不易找到一個挑釁代理人,朝鮮半島則由於韓國懼怕戰爭,美國即使有心製造熱點,演變成重大風險的機會也有限。

中東和科索沃(Kosovo)雖然也有可能出現較大風險,不過這兩個地方畢竟距離中國較遠,即使出問題對中國也屬於間接影響,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可能更大。

綜上所述,今年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的機會較大,外圍風險大致可控,有利於金融市場走出良好表現;如果同時美西方經濟陷入衰退或停滯,中外經濟表現的差異將會大大增強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有可能吸引外資大規模回流;若經濟增長強勁和資金大量流入同時發生,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市場極可能會有超預期表現。

內地在去年二十大後,確立了新的領導班子,在刺激經濟的多個方面發力,部分政策的力度超出市場預期。(新華社資料圖片)

撰文 : 楊玉川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行政總裁、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欄名 : 評論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