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歷經娛樂圈地產界洗練 蔣麗萍投身慈善事業 最開心滿足
現正深宵重播的《天師執位》,不單令人懷念曇花一現的翁美玲,另一女角蔣麗萍亦只在娛樂圈打滾了六、七年,就淡出轉行地產。近日,因為得到「愛心獎」,這才發現蔣麗萍對於慈善工作滿有幹勁。「如果有能力的人都幫助有需要的人,這個世界就變得不一樣。」
蔣麗萍從來沒有想過,做慈善是可以獲獎。「創辦人林添茂也是慈善家,他希望讓人看重慈善,因此將同路人一一發掘出來然後頒獎給他們,在社會make noise。」她萌起做慈善的念頭,大約是2010年。「那時候我在想,人生還有多少日子,我可以怎樣服務人群?」因緣際遇有班朋友到國內做義工,而她眼見當時經濟起飛,許多父母去城市工作,令窮鄉僻壤出現許多留守兒童,便想扶他們一把。
「我在2013年成立愛基金,我問當地人,你覺得我怎樣幫你是最有效?他們說無兒童教育,因為只有一部電子琴,唱下歌就全日了;又無電腦投影機,於是我籌錢送了幾千部過去。」她主要支援那些貧困的省份,如雲南、安徽、河南、河北等等。蔣麗萍還在那些留守小學興建「愛學坊」多功能活動室。「每間房大約500-800呎,鋪上軟膠墊,還有帳幕、電腦、圖書、玩具,好像兒童樂園般讓他們玩。」
2018年,她又成立助學金,供過千名的兒童讀大學。「農村孩子能夠入大學是難能可貴的,而他們也很感激我們的幫忙,說將來有能力也會幫返其他人,我希望將這正能量一代傳一代。」愛基金每年提供$7,000人民幣給大學生作為生活補貼,為期4年。這些學生都是學校推薦的貧窮戶,每月收入不足$500。
但蔣麗萍的目標是希望國內的同胞能夠互相幫助,因此又設計「雲教育」,讓國內的大學生與小學生一周一次互動,並且暑假去農村作義工。「我們不是俾錢那麼簡單,這是我的宗旨,而是希望他們開眼界,看到國家及社會的需要。」
在香港展開生命教育
同一時間,她在香港不同的中小學作講座,也看到本地學生的需要,而開展生命教育。「我們有500幾個退休義工,其中一個男士以前因為要搵食,錯失和阿仔相處的時刻,現在幫人湊仔,覺得開心有意義。」蔣麗萍笑說,疫情期間義工仍然在學校透過Zoom與學生作生命教育。「十幾個人在禮堂全部打開電腦,老師笑說好像一班黑客在開工。」
疫下她也有留意失業人士的需要,提供緊急支援金給1,600個家庭,每戶三、四千元不等。「我們需要那些家長上6次的生命教育課程,因為我們發現單親家庭佔了三分之一,所以我們講親子教育、夫妻之道、情緒壓力等等。」有趣的是,必修堂後提供的選修課程,也有300多個家庭自願參與,令蔣麗萍和團隊都非常鼓舞。
感恩娛樂圈遇貴人
娛樂圈的璀璨,不少人會嚮往,但為甚麼蔣麗萍會那麼快便急流勇退呢?「我的夢想是唱歌,小時候參加歌唱比賽贏了,很多人找我,但爸爸要我專心讀書。後來想參加香港小姐入娛樂圈,因為當時未有新秀比賽,但爸爸說不要用個樣,要用才華來比賽。」最後,蔣麗萍參加了麗的電視「亞洲歌唱比賽」,並且與爸爸蔣震約法三章,給她5年時間完成夢想。
這短短的幾年,蔣麗萍的確有很多機會,就如在香港小姐擔任表演嘉賓。「之前張天愛表演芭蕾舞爆紅,監製曾國強就想到今次用中式,在公司經過見到我,就覺得我很適合,那時候我剛簽約,我便成為歌舞劇唯一的女主角。」
電影《我為你狂》則是得到樂易玲主動賞識,「我當時還未做Ms HK,她好像邵氏星探般在Coffee Shop發掘我,說有部電影想找女主角,問我是否願意傾一傾。」這是與艾迪拍檔的一齣愛情悲劇,她記得當時幫她試鏡的,還要是吳宇森,而她亦憑這部電影,提名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拍劇方面,《天師執位》中花凝鳳的反派角色,對她來說也是印象深刻。當然能夠與梅艷芳一起拍攝《香江花月夜》、這部梅艷芳唯一一部擔正女主角的電視劇,也是機會難逢。
這幾年間,她每年也會出一張唱片,總共出了6張。「我會形容自己是歌而優則演,一直都很順利,而且很傳奇有咁多機會。」87年她先生求婚,她計一計是時候引退。「雖然未到事業頂峰但已經好好,一綫尾二綫頭,但結婚就進入另一階段,而且我從來無想過娛樂圈是我一生的工作,爸爸是生意人,我也想做生意。」於是,蔣麗萍在參加完88年中央電視台春晚後,就告別娛樂圈。
幾努力也不能掌控
她轉行做地產,形容是找到自己的事業。「我學識投資,最緊要是眼光及location。那10年,錢好像是湧埋嚟,許多時候買了物業後,轉眼就有人求你讓給他。」蔣麗萍自言加入了當時最蓬勃的行業,但人算不如天算,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她也未試過蝕咁多錢。
「人生有許多功課要學,2000年我加入教會,明白到就算幾努力都可以out of control。」信仰幫了她一大忙,明白活在世上不是求成功,反而做慈善覺得開心滿足。
「我做過歌手,又有個勁爸爸,曾經有人問我:『你樣樣都咁好,為何要信耶穌?』信仰令我看到世界不是那麼窄只是看自己,這個世界個個都追求名、利、權、夢想,但動機在哪?若只是為自己,有一日也會失落,甚麼也有,也會跌入一種空虛寂寞之中,得到未必代表會快樂,尤其我曾經在娛樂圈打滾過,所以既然來到地球走一轉,我可以為世界做甚麼呢?貢獻甚麼呢?」
---------------------------------
教子女為社會增值
近日蔣麗萍的二仔畢業,有媒體說她的子女都是學霸,但她一點也不看重。「成績ok就算,我相信行行出狀元。」反而在育兒路上,面對子女的反叛,她不知如何是好。「他們入讀國際學校就講人權,只是用藤條嚇下他們,或者打pat pat,他們會說:『媽咪不能打呀,我們可以告你㗎!』」
於是她在朋友建議下,帶小朋友返基督教會,主日學有不同的班別:初中、高小、初小、幼稚園,可以切合蔣麗萍4個子女的需要。
近年不少年輕人自殺,因為看不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蔣麗萍希望子女:「不要成為別人的偶像,而是成為人的榜樣,你的好行為讓人模仿學習。要勤力讀書,裝備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可以為社會add value,榮神益人。」
她認為教育子女不是你講甚麼,而是你做甚麼。「暑假我會帶他們去做義工,老二見到我做慈善,曾經講過這句說話:『媽咪你不是講也做,我respect你。』令我很感動。這令我醒一醒,不是講你幾偉大就可以,而是看到你做才佩服你,所以我也鼓勵義工帶埋仔女去做服務。」
當然生活在城市的小朋友,有時也未必能夠像大人般,可以完全敞開心懷去服務。「有次帶阿女去農村服務,小朋友知道阿女未食飯,便慷慨將自己的饅頭直接放入阿女的口中。阿女投訴小朋友指甲有一條條黑綫,但對方將所有給她也要欣賞。她反思道:『我們甚麼也有,卻不想和人分享,為何他們咁捨得?』」
子女青出於藍愛人如己
相信這只是年少無知,蔣麗萍一直教導小朋友要愛人如己,將愛植在他們的心中;而老二一次看到同學癲癇症發作,便產生同理心。「他覺得自己無能幫不到同學,於是便走去學急救。同學有功課追不上,他會付出時間和他們一齊做。有人覺得點解咁蝕底,我覺得無所謂,最緊要做人要有愛,那天下都有朋友。」
老大更厲害,娶了一位美國宣教士,為了支持老婆他去台灣教書養老婆。「我說台灣那麼多天災颱風地震,又有政治危機,不如回來吧!他竟然這樣答我:『就是因為有這麼多苦難,我才要去台灣,隨時可以幫忙。』聽完後,我實在不好意思再說甚麼了。」
作者:何小雲
責任編輯:李越樺
▲ 在蔣麗萍家中一角,有這幅寫上「常常喜樂。恒切禱告」的畫。因為信了主,令她整個人改變過來,一心一意榮神益人。(湯致遠攝)
▲ 蔣麗萍很幸運能夠在1984年,與梅艷芳及景黛音拍攝了《香江花月夜》。(被訪者提供)
▲ 2014年在河南與留守兒童合照。(被訪者提供)
▲ 蔣麗萍在國內100間小學設立了「愛學坊」多功能活動室,讓留守兒童有一個像兒童樂園般的空間。(被訪者提供)
▲ 1983年蔣麗萍剛簽約無綫,便有機會與劉德華、關正傑、譚詠麟在香港小姐競選決賽中演出歌舞劇,她是唯一的女主角。(被訪者提供)
▲ 蔣麗萍說拍劇及電影都很辛苦,如化好古裝set好頭拍外景,日曬雨淋,等埋位的時間很多,反而唱歌最輕鬆。圖為她在《天師執位》與翁美玲結緣。(被訪者提供)
▲ 《我為你狂》可以說是她歌唱生涯其中一首代表作,還有小調風格的《明日有會期》,亦有歌迷非常喜歡的《情是枉痴心》,拿着唱片要她簽名。(被訪者提供)
▲ 當年呂方得到第二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而碰巧蔣麗萍是比賽的司儀,所以他們後來拍住上在東南亞賺錢搵真銀。(被訪者提供)
▲ 最近胡楓問起蔣麗萍,是否記得當年在《誓不低頭》時,他狂追她,但她卻喜歡鄭少秋。(被訪者提供)
▲ 蔣麗萍記得當年是樂易玲找她拍電影《我為你狂》,那時候還未演出港姐show。(被訪者提供)
▲ 父親蔣震堅持蔣麗萍讀女校(聖母書院),因為怕她讀男女校被男仔追,無心機讀書。(被訪者提供)
▲ 一家人出席愛心獎頒獎典禮,左起:蔣麗萍二仔、丈夫及細女。(被訪者提供)
▲ 女兒也有與蔣麗萍一起到農村探訪。(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