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善用港優勢 深化知識產權樞紐地位
知識產權由專利、商標、外觀設計及版權等法定無形資產組成,一般來說,知識產權貿易是指通過協議進行知識產權買賣、轉移或授權,讓知識產權取得者根據雙方同意的條件,使用知識產權。香港是亞洲商業樞紐及採購平台,多年來一直是各類知識產權的交易市場,憑着法制完善、財務資源充裕以及知識產權保障制度健全等優勢,香港在知識產權價值鏈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助促進區內的知識產權貿易。
發展知識產權業 促大灣區創科
根據知識產權署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31日,香港共處理17,000多宗專利申請,以及超過26,000宗商標註冊,是全球20大處理專利申請中心之一,大部分申請來自海外,而香港與全球各地知識產權業者緊密聯繫,亦是內地企業向海外市場推廣旗下科技及商標的理想平台。
根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香港服務供應商可於內地提供專利代理和商標代理服務,以應對中國研發投資領域對知識產權的殷切需求,把握箇中商機;中央政府在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更表明,支持香港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反映國家對推動香港知識產權貿易發展的重視。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廣州科學技術集群在百大集群中排名第二,而隨着香港發展成為重要的知識產權貿易平台,以及通往大灣區的主要門戶,預料知識產權業將在大灣區的科技及創新領域擔當關鍵角色。
香港要成為國際知識產權貿易樞紐,需要有政策支持。特首李家超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到要深化知識產權交易活動,承諾強化香港的知識產權制度、從多方面推動香港成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加強知識產權教育和對外合作,又提供稅務優惠支持知識產權交易。
除了既有的再註冊制度之外,特區政府於2019年12月推出原授專利(OGP)制度,為專利申請人開闢直接途徑,在香港尋求長達20年的標準專利保護,而毋須先在香港境外註冊。這個更加方便快捷的制度,有助吸引更多專利申請,首宗原授專利申請更於2021年獲批,這類政策支持,將有助強化香港作為國際知識產權樞紐的地位。
滙聚專業服務 大學助技術落地
此外,知識產權貿易需要法律、金融及顧問等各類專業支援服務。知識產權侵盜問題廣受多個行業關注,因此知識產權訴訟以至仲裁和調解等其他爭端解決服務至關重要。香港擁有完善及透明度高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滙聚大量專業服務提供者,包括律師行、創業投資公司、顧問公司,以及其他促進知識產權貿易活動的諮詢公司,並有資深法律專業人士提供服務;而且,香港擁有眾多頂尖的知識產權律師行,提供全面的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包括知識產權註冊、執行及顧問等,可滿足國際及區內知識產權交易、授權和特許經營等方面的需要。
除了強而有力的支援服務外,香港各家大學也在知識產權貿易生態系統擔當重要角色。本地大學的知識轉移處專門把研發成果商業化,協助與技術有關的知識產權轉移至業界。
貿發局一直非常重視推動知識產權意識,全力配合有關政策,每年舉辦多項大型活動促進知識產權業發展,包括香港國際授權展、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書展及DesignInspire創意設計博覽,創造大量知識產權貿易機會。早前由特區政府、貿發局和香港設計中心合辦的「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作為專為知識產權業內人士而設的旗艦活動,是一個開拓業務合作機遇的理想平台,亦是業界其中一項年度盛事,為期兩日的論壇於上月圓滿結束,滙聚超過70位知名業界講者,就知識產權業的最新發展分享精闢見解,並吸引逾14,000名觀眾。
為加強知識產權商業化及促進業界交流,論壇首次舉辦「創科營商廊」(Innovation & IP Market),並以「智能製造與建築」為主題。「創科營商廊」主要包括3個元素:Inno Showcase、Open Stage及科技諮詢會客室(Tech Consultation Salon),以促進創科、知識產權業界及企業之間的交流,探索合作機會。Inno Showcase展示了超過30個來自各大學、研發中心及初創企業研發,可應用於製造、建築、房地產、交通、能源、醫療保健、美容等範疇的本地創新項目;Open Stage有知識產權及科技業界代表,探討科技商品化及技術轉移等議題,並請來專家演示各大學最新的創新項目;而科技諮詢會客室則免費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科技諮詢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技術問題,提升競爭力。
夥拍科技巨企 初創升級轉型
另外,我們會繼續與Piece Future合辦「IPHatch知識產權創業比賽」,讓初創企業把跨國企業如Panasonic、Nokia、Ricoh的現有科技專利作創新的商業應用,促進科技巨企與初創企業建立策略合作關係,幫助他們起步創業丶升級轉型以及拓闊業務範疇。今年Piece Future特意把亞洲區賽IPHatch Asia落戶香港,看好香港初創生態系統持續蓬勃發展,期盼吸引更多科技初創以香港作為進軍亞洲的基地。
隨着知識產權貿易活動愈趨全球化,亞洲的知識產權供應及需求與日俱增,我們將繼續透過各種渠道,致力推動知識產權貿易的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樞紐的地位。
▲ 根據《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廣州科學技術集群在百大集群中排名第二,而隨着香港發展成為重要的知識產權貿易平台,以及通往大灣區的主要門戶,預料知識產權業將在大灣區的科技及創新領域擔當關鍵角色。(資料圖片)
撰文 : 梁國浩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
欄名 : 評論